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LOGO征集大赛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LOGO征集大赛

平面设计征集
10000

元奖金

150

人关注

2

人点评

更新时间:2022-02-03 16:42:3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来源:会员/上传
大赛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
Logo 征 集 令
 
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村寨。2005年被中国建设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被评为“四川最具保护价值村落”,2014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为了加强对迤沙拉村历史文化的宣传推广,现决定面向全国公开征集迤沙拉村Logo设计作品。
一、征集内容
迤沙拉村Logo设计作品。
二、征集对象
面向个人或组织公开征集作品。
三、征集时间
2020年9月20日至2020年10月20日。
四、作品要求
(一)LOGO设计作品要紧扣“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主旨,展示迤沙拉村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产业融合和自然风光,充分体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LOGO设计作品应主旨突出、内涵丰富、寓意美好,体现独特地域文化元素,具有艺术性、代表性、现代感。
(三)LOGO设计作品应易于推广传播,实用性强,可在网站、文件、信笺、宣传用品和媒体宣传等各种载体上运用。
五、投稿要求
(一)每位投稿者(个人以身份证为准;机构以单位名字为准)只能提交LOGO作品1件。
(二)如参赛作品出现雷同现象,即以投稿时间先后顺序为准,先者作品自动进入评选环节,其他作品自动作废。
(三)LOGO设计稿件分辨率不小于300dpi,文件大小不小于5MB,以JPG格式提交,并提供矢量图(AI格式或PSD文件)。颜色为彩色,并以Word文档格式阐述作品的创作思路、理念和含义,不超过500字。
(四)LOGO设计稿件均以电子稿形式提交,作品电子稿及压缩文件包命名格式均为“迤沙拉LOGO设计稿”,并附上姓名、身份证号及联系方式。
(五)所投稿件概不退还,请设计者自留底稿。
六、投稿方式
投稿作品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指定邮箱。
投稿邮箱:395476727@qq.com
联 系 人:荣芯
联系电话:13550900603、0812-290185
七、征集使用
公开征集结束后,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集中评审。经评定后选用的作品,版权归主办方所有,作者具有署名权。作品主要用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村各项宣传推广和文化活动中。
八、征集奖励
由主办方最终评审出一件作品,一次性支付作者奖金人民币10000元(大写:壹万元整),并授予作者迤沙拉村“荣誉村民”称号,由迤沙拉村民委员会颁发“荣誉村民”证书。
九、版权要求
(一)投稿者必须保证自己提交作品的原创性,且未经任何形式公开发表过,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知识产权等行为,由参赛者承担法律责任。
(二)被采用作品的知识产权所包含的各项权利全部归主办方所有,除支付以上10000元奖励外,不再支付任何知识产权报酬。
(三)征集及评选结果公布后,未选定的作品可自行处理。
(四)本次征集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所有。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0年9月18日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

一、村域概况
迤沙拉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有六百余年历史,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南端,距镇政府8公里,西与仁和区平地镇白拉古村毗邻,南与仁和区平地镇平地村毗邻,北与仁和区大龙潭乡接壤,东与凉山州会理县绿水乡隔江(金沙江)相望,108国道和成昆铁路纵贯全境,交通方便,距仁和区平地镇政府8公里,距攀枝花市中心---炳草岗66公里。村内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摄氏22度。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该村辖七个村民组,村域面积34平方公里,总户数603户,居住人口2193人,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96%,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村寨。2005年被中国建设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被评为“四川省最具保护价值村落”,2014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彝族为古代氐族后裔之一,地处金沙江边的迤沙拉的“俚濮”彝族就是其中之一。据《西南彝志》记载,其始祖叫阿普都木,因战乱自中原而迁移至此地生存繁衍。有600年以上的居住历史。“俚濮”彝族是定居较早的一个世居少数民族。迤沙拉村主产玉米、葡萄、向日葵、烤烟等,养殖黑山羊,形成“一村一品”、农文化旅融合、一、二、三产业互动相融进步发展。
二、历史大事
【诸葛亮“五月渡泸”屯兵迤沙拉】:史上三国蜀相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就曾经在迤沙拉一带屯兵。在离迤沙拉十公里的方山,如今还保留着诸葛亮营寨古迹。
【洪武开滇彝汉族融合发展】: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彰征兵三十万南征,执行军屯政策,与当地彝族通婚,进行文化与血缘的交融,从而形成了迤沙拉俚濮彝族。
【古南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南方古丝绸之路经会理过金沙江拉?渡口,经迤沙拉到云南,进入缅甸。自唐代开始,就在迤沙拉古道上设有驿站。
【抗战史迪威公路】:迤沙拉曾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的必经之地,至今这段20余公里的公路还在使用且保留完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项考察】: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对迤沙拉村民风民俗、地理地貌、民族风情进行重点考察,认为该村建筑文化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英国音乐博士爱伦考察谈经古乐】:2001年7月,英国音乐博士爱伦女士前来迤沙拉考察谈经古乐,听完演奏之后,惊叹不已,称它是“绽放在深山中的一朵音乐奇葩”。
三、建筑特色
迤沙拉村至今保留有完整的清代建筑。主要以起家大院、毛家大院、纳家大院、张家大院四家大院具有较高的文化遗产价值。村中房屋结构以四合院居多,一般由正房、左厢房、右厢房、以及正前方的畜圈组成。
院内各间房屋的房梁檐下有吊坠,为木雕,花纹自上而下递增,如水波惊起、层次分明,使房屋显大方气派。房屋院内各梁支柱下脚为石鼓,石鼓表面有动物图案。石鼓支撑房梁并隔绝湿气,使院落雄伟而持久,大门设置在左厢,为四合院的出入口。单列房为硬山或屋顶加厦檐,檐口盖整齐的青筒瓦,瓦头为圆形,雕印有花草或鸟兽,生动而精致,自然天成。单列房一明两暗,有楼,正中间开门为堂屋,门前厦檐下留宽阶,为妇女手工劳动和家中接待宾客之处。堂屋正壁立神龛,中供“天地君亲师”。堂屋的左角与右角分别供坛神“苍龙”、“锅龙”。后墙或山墙顶上墙角处插有一根云南松枝条,上挂红线,供奉的土地神灵“小土主”。堂屋两侧暗间,为祖父母和父母居住;暗间前檐下用土坯垒砌成屋作为儿女宿室。房间多用木壁隔开,堂屋两侧木壁开有菱形格子窗口,窗棂和木壁上有花鸟彩绘,别具江南建筑风韵。
四、民俗文化
在迤沙拉村世代演奏流传谈经古乐,据考证:起源于中原宫庭音乐,自明朝洪武年间开始世代相传,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乐曲主要有《蝶落泉》、《豆叶黄》、《迎宾曲》、《朝歌》、《月儿》等二十余首。乐器主要以京胡、南胡、三弦、笛子为主,演奏阵容可大可小,小则几人,大到上百人。目前已经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迤沙拉俚濮彝族服饰多为手工制做,颜色鲜艳多彩、做工精细。“扣花帽”尤具特色,一般是少女和已婚未生育的少妇佩戴。“扣花帽”面料一般用青色、黑色、蓝色等几种布料,用各种花线绣花、挑苑、滚边,配以银饰及彩色飘带、缀珠等。从侧面看像一孔雀静卧在地面。中年、老年妇女则用帕裹头,叫“包头”。她们还喜欢佩戴耳环、项链,系花边围腰,穿圆口绣花鞋。“俚濮”男女青年婚前享有社交和恋爱自由。婚姻全过程有说亲、订亲,吃通讯酒、接亲、进亲、回门六个步骤。
迤沙拉彝人个个能歌善舞。劳动之余、山道跋涉、节庆、婚嫁、丧葬以及青年男女相互交往,都能用歌舞传情达意,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姊妹节或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更是夜夜狂欢,通宵达旦“打跳”、对山歌。常用乐器有笛子、唢呐、树叶、响竹等,能歌善舞的迤沙拉人更爱唱山歌。放牛上山、栽秧割麦、赶场路上都可即兴发挥,张口就唱村中很多人虽然没上过学,却有见山唱山、见水唱水的本领,唱起山歌激情喷涌,醇厚香甜。[!--empirenews.page--]
农历二月初八是迤沙拉姊妹节,是老人们含饴抚孙、尽享天伦之乐美好日子。迤沙拉村举办各种彝族文化展示和才艺表演,家家户户放下农活,穿针引线,女人们谈天说地,儿女们侍候长者,母女诉情。
这天也是年轻人的情人节,大家尽情表达感情,以示全村和谐,爱驻人间。
 
https://mp.weixin.qq.com/s/zo2Bqyy8J073GeGnxut0bQ
 
推荐设计大赛信息

暂无点评

查看更多评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
Logo 征 集 令
 
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村寨。2005年被中国建设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被评为“四川最具保护价值村落”,2014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为了加强对迤沙拉村历史文化的宣传推广,现决定面向全国公开征集迤沙拉村Logo设计作品。
一、征集内容
迤沙拉村Logo设计作品。
二、征集对象
面向个人或组织公开征集作品。
三、征集时间
2020年9月20日至2020年10月20日。
四、作品要求
(一)LOGO设计作品要紧扣“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主旨,展示迤沙拉村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产业融合和自然风光,充分体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LOGO设计作品应主旨突出、内涵丰富、寓意美好,体现独特地域文化元素,具有艺术性、代表性、现代感。
(三)LOGO设计作品应易于推广传播,实用性强,可在网站、文件、信笺、宣传用品和媒体宣传等各种载体上运用。
五、投稿要求
(一)每位投稿者(个人以身份证为准;机构以单位名字为准)只能提交LOGO作品1件。
(二)如参赛作品出现雷同现象,即以投稿时间先后顺序为准,先者作品自动进入评选环节,其他作品自动作废。
(三)LOGO设计稿件分辨率不小于300dpi,文件大小不小于5MB,以JPG格式提交,并提供矢量图(AI格式或PSD文件)。颜色为彩色,并以Word文档格式阐述作品的创作思路、理念和含义,不超过500字。
(四)LOGO设计稿件均以电子稿形式提交,作品电子稿及压缩文件包命名格式均为“迤沙拉LOGO设计稿”,并附上姓名、身份证号及联系方式。
(五)所投稿件概不退还,请设计者自留底稿。
六、投稿方式
投稿作品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指定邮箱。
投稿邮箱:395476727@qq.com
联 系 人:荣芯
联系电话:13550900603、0812-290185
七、征集使用
公开征集结束后,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集中评审。经评定后选用的作品,版权归主办方所有,作者具有署名权。作品主要用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村各项宣传推广和文化活动中。
八、征集奖励
由主办方最终评审出一件作品,一次性支付作者奖金人民币10000元(大写:壹万元整),并授予作者迤沙拉村“荣誉村民”称号,由迤沙拉村民委员会颁发“荣誉村民”证书。
九、版权要求
(一)投稿者必须保证自己提交作品的原创性,且未经任何形式公开发表过,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知识产权等行为,由参赛者承担法律责任。
(二)被采用作品的知识产权所包含的各项权利全部归主办方所有,除支付以上10000元奖励外,不再支付任何知识产权报酬。
(三)征集及评选结果公布后,未选定的作品可自行处理。
(四)本次征集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所有。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0年9月18日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

一、村域概况
迤沙拉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有六百余年历史,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南端,距镇政府8公里,西与仁和区平地镇白拉古村毗邻,南与仁和区平地镇平地村毗邻,北与仁和区大龙潭乡接壤,东与凉山州会理县绿水乡隔江(金沙江)相望,108国道和成昆铁路纵贯全境,交通方便,距仁和区平地镇政府8公里,距攀枝花市中心---炳草岗66公里。村内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摄氏22度。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该村辖七个村民组,村域面积34平方公里,总户数603户,居住人口2193人,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96%,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村寨。2005年被中国建设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被评为“四川省最具保护价值村落”,2014年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彝族为古代氐族后裔之一,地处金沙江边的迤沙拉的“俚濮”彝族就是其中之一。据《西南彝志》记载,其始祖叫阿普都木,因战乱自中原而迁移至此地生存繁衍。有600年以上的居住历史。“俚濮”彝族是定居较早的一个世居少数民族。迤沙拉村主产玉米、葡萄、向日葵、烤烟等,养殖黑山羊,形成“一村一品”、农文化旅融合、一、二、三产业互动相融进步发展。
二、历史大事
【诸葛亮“五月渡泸”屯兵迤沙拉】:史上三国蜀相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就曾经在迤沙拉一带屯兵。在离迤沙拉十公里的方山,如今还保留着诸葛亮营寨古迹。
【洪武开滇彝汉族融合发展】: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彰征兵三十万南征,执行军屯政策,与当地彝族通婚,进行文化与血缘的交融,从而形成了迤沙拉俚濮彝族。
【古南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南方古丝绸之路经会理过金沙江拉?渡口,经迤沙拉到云南,进入缅甸。自唐代开始,就在迤沙拉古道上设有驿站。
【抗战史迪威公路】:迤沙拉曾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的必经之地,至今这段20余公里的公路还在使用且保留完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项考察】: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对迤沙拉村民风民俗、地理地貌、民族风情进行重点考察,认为该村建筑文化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英国音乐博士爱伦考察谈经古乐】:2001年7月,英国音乐博士爱伦女士前来迤沙拉考察谈经古乐,听完演奏之后,惊叹不已,称它是“绽放在深山中的一朵音乐奇葩”。
三、建筑特色
迤沙拉村至今保留有完整的清代建筑。主要以起家大院、毛家大院、纳家大院、张家大院四家大院具有较高的文化遗产价值。村中房屋结构以四合院居多,一般由正房、左厢房、右厢房、以及正前方的畜圈组成。
院内各间房屋的房梁檐下有吊坠,为木雕,花纹自上而下递增,如水波惊起、层次分明,使房屋显大方气派。房屋院内各梁支柱下脚为石鼓,石鼓表面有动物图案。石鼓支撑房梁并隔绝湿气,使院落雄伟而持久,大门设置在左厢,为四合院的出入口。单列房为硬山或屋顶加厦檐,檐口盖整齐的青筒瓦,瓦头为圆形,雕印有花草或鸟兽,生动而精致,自然天成。单列房一明两暗,有楼,正中间开门为堂屋,门前厦檐下留宽阶,为妇女手工劳动和家中接待宾客之处。堂屋正壁立神龛,中供“天地君亲师”。堂屋的左角与右角分别供坛神“苍龙”、“锅龙”。后墙或山墙顶上墙角处插有一根云南松枝条,上挂红线,供奉的土地神灵“小土主”。堂屋两侧暗间,为祖父母和父母居住;暗间前檐下用土坯垒砌成屋作为儿女宿室。房间多用木壁隔开,堂屋两侧木壁开有菱形格子窗口,窗棂和木壁上有花鸟彩绘,别具江南建筑风韵。
四、民俗文化
在迤沙拉村世代演奏流传谈经古乐,据考证:起源于中原宫庭音乐,自明朝洪武年间开始世代相传,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乐曲主要有《蝶落泉》、《豆叶黄》、《迎宾曲》、《朝歌》、《月儿》等二十余首。乐器主要以京胡、南胡、三弦、笛子为主,演奏阵容可大可小,小则几人,大到上百人。目前已经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迤沙拉俚濮彝族服饰多为手工制做,颜色鲜艳多彩、做工精细。“扣花帽”尤具特色,一般是少女和已婚未生育的少妇佩戴。“扣花帽”面料一般用青色、黑色、蓝色等几种布料,用各种花线绣花、挑苑、滚边,配以银饰及彩色飘带、缀珠等。从侧面看像一孔雀静卧在地面。中年、老年妇女则用帕裹头,叫“包头”。她们还喜欢佩戴耳环、项链,系花边围腰,穿圆口绣花鞋。“俚濮”男女青年婚前享有社交和恋爱自由。婚姻全过程有说亲、订亲,吃通讯酒、接亲、进亲、回门六个步骤。
迤沙拉彝人个个能歌善舞。劳动之余、山道跋涉、节庆、婚嫁、丧葬以及青年男女相互交往,都能用歌舞传情达意,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姊妹节或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更是夜夜狂欢,通宵达旦“打跳”、对山歌。常用乐器有笛子、唢呐、树叶、响竹等,能歌善舞的迤沙拉人更爱唱山歌。放牛上山、栽秧割麦、赶场路上都可即兴发挥,张口就唱村中很多人虽然没上过学,却有见山唱山、见水唱水的本领,唱起山歌激情喷涌,醇厚香甜。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LOGO征集大赛

奖项设置:10000

截稿时间:2020-10-20

更新时间:2022-02-03 16:42:3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投稿邮箱:395476727@qq.com

赛事说明: 文章所有内容均来自主办方,如有疑问,请联系主办方咨询相关事宜。

赛事交流:如您有兴趣可以加入第一征集网赛事交流群,可以咨询交流分享,也可发布任务需求,接单做任务,设计兼职,打造一个解决多元需求,互利多方,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征集服务群,入群联系微信:zhengjicom

微信沟通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