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加建交五十五周年,由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加拿大驻重庆总领事馆、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导的“第六届成都-渥太华中加人文交流月”将组织开展音乐、艺术、体育、非遗等中加青少年人文交流主题活动。今年5月中旬,我们启动了艺术板块的前置活动——Panda Peace IP全球创意征集邀请大家以熊猫“Panda Peace”的形象,进行设计创作。我们收到了来自中国和加拿大的许多参赛作品,其中: 共19组作品入选谁是你心中的TOP 1投票通道已正式开启在文末参与投票pick你最喜欢的那个!人气作品将会成为: 1第六届成都-渥太华中加人文交流月的主题形象 2交流月的文创周边 3中加建交五十五周年的外事纪念礼品 0119组作品一览 NO.1作者姓名:希安·蔡(加拿大) 作品名称:Friendoo(友宝)投票编号:01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Friendoo是一只肩负“文化友谊使命”的熊猫,它象征着连接中国与加拿大的温暖桥梁。创作者希安·蔡同学虽在加拿大出生长大,却始终心系中国,曾两次回国探亲,对两国文化都充满认同与热爱。Friendoo一手高举中国国旗,一手握着加拿大国旗,身披红金配色的服饰,红色象征着热情与祖国,金色则呼应中国国旗上的五星光辉。竹林背景代表中国的文化象征,胸前的小枫叶则是对加拿大的致敬——正如作者所说,它们都是他的家。这只熊猫不是某一国的代表,而是两种文化和平共存的见证者。Friendoo传递着最朴素却最真挚的愿望:愿中加友谊长存,愿我们都能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归属与认同。 NO.2作者姓名:王诗菡(加拿大)作品名称:Annieleaf(安安)投票编号:02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Annieleaf是熊想星球中最安静温柔的熊猫精灵,她的名字取自“安静的守护者”与“叶子”的结合。她头上的蝴蝶结和裙摆造型源自加拿大秋季街头常见的银杏叶,融合中加两国对自然之美的共同喜爱。Annieleaf擅长聆听与陪伴,不善言语却拥有令人安心的气质。她身穿淡黄绿相间的裙装,代表着银杏树的金黄秋意与万物生长的绿色生机。裙摆与立体叶型底座相呼应,仿佛她就是从银杏叶中诞生的精灵。她是孩子们内心的安慰者,也是自然文化的传播者,代表着中加两国对绿色生态的共同守护与美好愿望。她用安静的存在连接着人、自然与心灵。 NO.3作者姓名:VIM&GAS Club团队作品名称:魔丸投票编号:03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本作品由VIM唯萌创意中心及GAS Club创意团队倾力打造,作为“熊想星球Panda Planet”项目的特邀展品,立足于IP形象设计、跨文化表达与全球叙事视角三重逻辑进行创作,展现出强烈的当代表达力与社会介入意识。形象主体以熊猫为设计核心,色彩上采用高对比度的黑白+红组合,传递出既传统又前卫的视觉语言。红色的运用强化了熊猫IP的生命力,也为作品注入鲜明的情绪与叙事张力。该熊猫形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神话中“哪吒魔丸”意象一魔丸承载着叛逆、觉醒、重构秩序的精神内核。设计者借此将熊猫从传统的“温顺国宝”形象中解构重塑,使其成为一位带有青年化气质的“文化守护者”与“和平先锋”。熊猫双臂环抱地球,其动作构成了视觉的核心聚焦,也承载着作品的价值立意:保护地球、守护和平。地球的圆形与熊猫的面部、身体形成呼应式构图,寓意个体与世界、国家与人类共同体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作品周围由渐变的枫叶元素构成空间层次,枫叶不再仅作为平面符号使用,而是通过液态延展与流动的空间感被重构为视觉装置的一部分,象征加拿大文化的温润与包容。这些枫叶元素如同文化的“柔性触角”,与熊猫形象的坚实力量相辅相成,暗示出中加文化之间既有差异又可共生的关系。从整体叙事结构来看,作品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的视觉与文化对话:熊猫代表中国文化的根性,枫叶代表加拿大的国家符号,而地球则作为全人类共识的象征,三者交织成为一个关于“和平、环保、共生”的文化隐喻空间。此外,本作品亦充分体现出当代IP设计的核心策略:形象鲜明、精神聚焦、可传播性强。在设计方法上融合符号转译、民族图腾重构与流行文化视觉语汇,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叙事方式与传播可能性,是一次兼具创意性与公共性、在地性与国际性的文化表达实验。 NO.4作者姓名:曼茹作品名称:ChaCha(茶茶)投票编号:04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ChaCha是一位来自东方茶山的采茶女孩,头戴熊猫帽,手捧新采的春茶,准备将这份带着晨露香气的心意轻轻送往加拿大。她的形象温婉纯净,裙摆晕染如山雾,神情宁静中带着期待,仿佛正在等待一场温柔的跨文化相遇。熊猫帽既是故乡的代表,也成为她在世界旅行中最温暖的标志。她不只是一个送茶的人,更是东方文化的传递者,代表着中加友谊中最柔软却最恒久的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礼遇与分享。ChaCha所捧的不只是茶叶,而是一个民族的风物记忆,一段文化的故事,一份穿越山海的温情。ChaCha的角色设定温柔细腻,富有东方美学气息。整体设计色彩素雅,造型含蓄,细节处理巧妙,尤其是熊猫元素的融入,使她既不失传统文化的质感,又保有亲切可爱的童趣。她是一位真正的“文化使者”,不以喧嚣为表现,而以含蓄传心,极具文化共感力。 NO.5作者姓名:彭传捷作品名称:Anyi&Bashi(安逸&巴适)投票编号:05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设计说明“安逸”和“巴适”是一对来自成都的熊猫厨师IP形象,分别代表成都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文化情绪。“安逸”传递出松弛、自在的城市氛围,而“巴适”则象征热情、活力与好客,这两个地道的方言词汇浓缩了成都人对理想生活的朴素追求。形象设计围绕“城市烟火气”展开,以厨师服饰、锅铲、辣椒等图形元素为视觉符号,巧妙融合传统川菜文化与熊猫的亲和形象,凸显成都美食的全球吸引力。角色动作生动、表情鲜明,强调互动性与传播力,既贴近本土文化,又具备国际传播的潜力。该IP形象亦服务于“CityWalk城市漫游”文旅项目,通过角色引导串联成都三大特色片区:市井文化圈、时尚商业圈与公园生态圈,强化游客与城市之间的情感联结。以熊猫为载体,“安逸”和“巴适”不仅是地道成都的代言者,更是打破文化边界、构建国际城市形象的重要角色。 NO.6作者姓名:高诗雅Shirley Gao(加拿大)作品名称:Wingoo(异翼)投票编号:06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Wingoo”是一只象征中加融合精神的熊猫角色,拥有一对风格迥异却同样充满希望的翅膀。左侧身体代表中国,覆盖着传统的金色凤凰纹样,象征着自然之美、历史辉煌与文化深度;右侧则代表加拿大,结合冰球杆、机械关节与蓝色科技翅膀,展示出加国的工业文明与现代精神。两侧风格差异显著,却在熊猫胸口的红色爱心处紧紧相连,传达出一个核心理念:文化虽异,心可同频。竹子与冰球,一软一硬,一静一动,在这只熊猫身上自然共存,象征中加之间的友谊如同“异翼同飞”,虽来自不同世界,却能一起成长、协力前行。 NO.7作者姓名:李米Mia Li(加拿大)作品名称:Roda(罗达)投票编号:07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它的名字叫Roda,是“Robot(机器人)”和“Panda(熊猫)”两个英文单词的结合。Roda的身体一半是中国的国宝熊猫,另一半是充满未来感的机器人。它张开双手,高兴地说:“我是一个机器熊猫!"Roda不仅代表了自然与科技的结合,也象征着中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友谊与合作。通过将传统的熊猫形象与现代科技元素融合,小设计师李米希望表达两国小朋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也能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Roda的机器人一侧有齿轮耳朵、心形芯片和发光的蓝色电子眼,体现了科技与爱的力量;而熊猫的一侧则保留了温柔可爱的形象,代表自然与和平。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东西方,传递着爱与希望。 NO.8作者姓名:陈静澜作品名称:Spirit(精灵)投票编号:08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Pandara是只带有成都印记的熊猫,把专属于成都的美食和悠闲装进了它的魔法盒子,带到了大洋彼岸,它手持筷子和叉子,象征着它会烹饪中西方的美食。它就像一个“友好使者”拉近了中加人民的距离,把中国成都的独特魅力传递给世界。在中加建交55周年之际,它的使命是通过美食搭建起孩子们之间的文化桥梁。Pandara身穿特别设计的厨师服装,巧妙地将中西方餐饮文化融合于一体:一边是汉堡、薯条、热狗等加拿大孩子熟悉的西式快餐元素,另一边则是四川代表性的鸳鸯火锅,番茄锅、菌菇、辣椒、豆瓣等食材图案跃然其上,象征文化的融合与互相尊重。她手持叉子与筷子,象征她能同时掌握两种饮食方式,也寓意文化交流中的理解与包容。她的眼睛也暗藏巧思:一只为湛蓝色,一只为咖啡色,表达中西方不同审美与特征的融合。P不仅是一个会烹饪的潮流厨师,更是一位用味觉传递友谊的和平使者。[!--empirenews.page--] NO.9作者姓名:刘嘉怡Elena Liu(加拿大)作品名称:Luno(露诺)投票编号:09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这是一只生活在北冰洋的幻想生物,它结合了中国的国宝熊猫和北极鲸类的特征,头上还长有一支温柔的独角。它外形以蓝白色调为主,展现了冰雪世界的清冷与纯净,同时也象征和平与宁静。这只熊猫生物的身体中空透明,肚子里装着一片真实的北冰洋海水,水面上漂浮着冰块,就像它随时都带着家一样,充满诗意。它喜欢在冰冷的海水中畅游,以比目鱼、北极鳕鱼、乌贼和螃蟹为食,性格温和,热爱和平,是北极海洋中温柔而神秘的守护者。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四川的熊猫文化和加拿大北冰洋的生态系统,展现了两种自然生态的融合,也象征着中加两国在环保、动物保护等领域的共同关注和合作愿景。它不仅是一个幻想生物的创意表达,也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热爱。 NO.10作者姓名:李麦Maia Li(加拿大)作品名称:Mimi(咪咪)投票编号:10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这只玩具是一个穿着绿色服装的熊猫宝宝,头上顶着一只可爱的浣熊,手里分别拿着中国和加拿大的国旗,象征着中加两国的文化交流和深厚友谊。设计者李麦生活在加拿大,对加拿大常见的小动物-一小浣熊十分熟悉。她觉得浣熊虽然调皮,但也非常聪明可爱。她希望通过这个戴着“调皮小浣熊”的熊猫形象,让大家看到两种动物之间的友好相处,也寓意着中国和加拿大的小朋友就像熊猫和浣熊一样,不同但和谐、有趣地相处在一起。熊猫是中国的代表动物,而小浣熊则是加拿大森林里的常客。这款玩具形象将两个国家的象征性动物融合在一起,不仅表现了跨文化的友谊,也充满童趣和创意,展现了小朋友心中和平、团结、友爱的美好愿望。 NO.11作者姓名:张若珩Roger作品名称:CanPanda(罐头)投票编号:11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CanPanda”是一只造型独特的熊猫盲盒罐,它的灵感来自创作者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中加友谊传承的思考。熊猫作为中国的文化象征,同时也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因此作者希望赋予它新的使命一成为文化传播的守护者。最初的设计是一款“熊猫售货机”,通过“售出”的方式传播中国非遗文化产品,并向世界展示友谊的价值。售卖的不是商品,而是文化与情感。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整体形象被简化为一款“熊猫易拉罐”盲盒,保留了“神秘内容”的设定一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罐子里装的是哪种文化惊喜。熊猫罐头的圆润造型搭配憨态可掬的神情,不仅吸引眼球,还保留了文化传播的想象空间。它就像一个承载着中加文化互赠的可爱容器,让人们在好奇和喜爱中,打开一份来自远方的问候。 NO.12作者姓名:曹阳锃作品名称:Ninjanda(盼影)投票编号:12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以友谊为名,以守护为志——熊猫武士「盼影」是中加情谊的化身。他的形象灵感来源于2015年在加拿大出生的熊猫幼崽“盼盼”及其母亲“二顺”。尽管旅加大熊猫已归国,但他们曾带来的感动与美好回忆仍在两国人民心中流传。为延续这段跨国友谊、鼓励中加青少年持续交流,盼影应运而生。盼影自幼习武,精通中华武术,身披印有竹叶图案的传统服饰,象征着中国非遗文化与坚韧精神的传承。他的肩甲、勋章、帽笠皆蕴含护国护友的决心。胸前佩戴的勋章,象征着对“二顺”与“大毛”的珍贵记忆,也是中加文化融合的见证。他不仅是一名沉默的守护者,也是一位用行动传递情感的和平使者。他心系中加,行走两地,以武会友,以竹传情,守护友谊之光长明不熄 NO.13作者姓名:文曼茹作品名称:Simiao(思妙)投票编号:13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Simiao(思妙)是一只穿越而来的“重生熊猫”,她的故事发生在成都陕西街的陕西会馆。她的前身原是清朝的一只猫咪,却意外重生为一只熊猫,迷失身份,茫然无助。在古会馆的回廊中,她遇见了一位自称“孙思邈”的长者,为她指引了线索,只要找到散落在会馆各处的宝藏,就能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Simiao的设计融合了传统中式服饰风格,红金相间的披风灵感源自清代服饰,象征节庆与祈福。整个角色以“盲盒拼装”的形式呈现,她的身体被拆解为熊头、熊掌、熊脚、耳朵、尾巴等部件,对应于陕西会馆的非遗元素与历史片段,让收集过程本身成为一次文化探索与身份寻回的旅程。Simiao是连接历史与当代、传统与科技的桥梁,也是中加青少年共同探寻中华非遗文化的可爱引路人。 NO.14作者姓名:胡子坤作品名称:Pandarcheo(小探熊)投票编号:14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小探熊Pandarcheo”是来自熊想星球的非遗考古学家。他活跃在以中国非遗文化为背景、融合中加学生交流的“寻宝战场”中。这个战场并不残酷,而是一场关于文化、知识与合作的友谊探索。灵感来源于游戏《和平精英》的地图机制,创作者将“战场”巧妙转化为“文化地图”,设定以陕西街·陕西会馆为主场景,中加两国的学生齐聚于此,共同展开一场文化寻宝行动。熊猫考古学家携带装备齐全的探险包,放大镜、铁锹、手套、铲子、镊子等工具一应俱全,每一件工具都可以“发掘”出与之匹配的一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盲盒机制,孩子们可以边玩边学,体验考古过程的趣味,同时也在收集非遗文化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工艺,建立中加之间基于文化与合作的深层链接。 NO.15作者姓名:邓雯月Selena Deng(加拿大)作品名称:Lolo(乐乐)投票编号:15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Lolo是熊想星球上的一位正在接受训练的“爱神学徒”,是一个调皮又可爱的熊猫丘比特。他背后生出爱心形状的翅膀,手中握着爱心弓箭,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在中国与加拿大之间传播和平与爱的精神。他外形乖巧,眼神纯真,充满童趣。尽管设定为小男孩,但他的造型柔和灵动,打破了传统丘比特男性形象的刻板印象,让角色更具包容性与想象力。Lolo喜爱草莓、情书和所有与“心”相关的美好事物。他总是在关键时刻用箭射中人们的心,唤起善意、温暖与理解。Lolo的出生日期设为2月16日,寓意“爱在春天萌发”;他调皮、好奇又健忘,却也正因如此,让人更容易被他不完美但真诚的爱所打动。 NO.16作者姓名:梁泽远Daniel(加拿大)漫画名称:Lucky Panda in Canada投票编号:16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这部漫画作品以“加拿大国庆节”为时间背景,通过温暖而富有节奏感的画面叙事,展现了一场跨文化交流中的温情邂逅。主人公熊猫Lucky身着红色枫叶毛衣,象征中国文化与加拿大身份的自然融合。他初到加拿大,在友善的当地人推荐下尝试了著名的加拿大料理poutine(肉汁芝士薯条),这不仅是一次味蕾的新体验,更是一次文化认同与尊重的体现。作品采用了多格叙事的漫画形式,将“初到异国的好奇”“节日热闹的人群”“美食文化的推荐”“分享的善意”巧妙串联。熊猫Lucky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中,发现身边有一个看似孤独、饥饿的小孩,转而主动分享食物的这一转折,使整个故事升华为一场关于“善良”和“共情”的情感表达。Daniel以其特有的观察视角和敏感度,将一个异国旅程中偶然发生的小瞬间,转化为一幅具有叙事力与情感穿透力的艺术作品。整体画风温柔纯净,人物形象亲切可爱,色彩运用明亮但不刺激,兼具童趣和内敛。这种视觉表达正体现了他作为自闭症谱系少年对世界独特而真挚的感知方式,也为观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观感体验。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文化融合”与“美食体验”的描绘,更是一次来自少年视角的和平与友善的呼唤。 NO.17作者姓名:Annabelle Xiao(加拿大)漫画名称:Chichy投票编号:17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角色昵称为Chichy,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小女孩,最大的标志就是她总戴着一顶可爱的卡通小鸡帽。她热爱画画、睡觉和看电视,也特别喜欢与动物做朋友。Chichy对细长形状的事物情有独钟,最爱的食物是她自己“发明”的创意料理一Bamboo cheesepoutine,这是一道灵感来源于加拿大传统美食poutine的虚构菜肴,用芝士搭配亚洲竹子文化中常见的竹笋条,呈现出一种融合中西饮食趣味的美味幻想。因为这种独特的偏好,她的四肢也被设计成细细长长的,像是“火柴人版熊猫”,呈现出一种极简又个性十足的视觉风格。整部漫画以Chichy的生活片段为载体,从她的喜好、行为、日常习惯中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文化背景,为角色塑造和故事扩展留下丰富的可能性。[!--empirenews.page--] NO.18作者姓名:许祎禛Hailey Xu(加拿大)漫画名称:两地同心投票编号:18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本作品通过中国熊猫“宝宝”和加拿大海狸“Maple”两位象征性动物的对话与旅行,生动表现中加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情感联结。海狸初次踏足中国,惊艳于丰富的文化景观与地道美食,在熊猫导游的热情陪伴下开启一段温馨旅程;而熊猫则对加拿大的自然风光与生活方式充满好奇。漫画通过温暖的画面语言与童趣十足的对白,传递出即使身处不同国家,心意依然可以相通。画面中央的圆形构图象征世界的连接,也寓意中加文化的交融如同同心圆,彼此靠近,共奏和谐。 NO.19作者姓名:高诗雅Shirley Gao(加拿大)漫画名称:同生·异翼投票编号:19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设计说明我的画一面代表中国一面代表加拿大,中间则是用一个爱心做连接来表达中加友谊。左侧金色翅膀代表自然、生命力,也是中国的传统色彩,代表着中国辉煌的历史和充满希望的未来,也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谐的追求。右侧则是齿轮一系列的机械元素,代表加拿大发达的工业文明。两侧风格不同,代表两国虽然文化背景、产业特色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如同熊猫的“异翼”一样,共同生长、彼此融合,如同中加友谊一样,始终同心共向。 02投票区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0rjbXduDAXrKCTBdg3V7j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