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阡说春”、“半山立夏”、“苗族赶秋”、“三门祭冬”等项目先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历二十四节气”扩展项目名录;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古老智慧与文创设计相遇,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由中国农业博物馆的指导和发起的“触摸时间·魅力节气——二十四节气文化作品设计比赛”欢迎每一位对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充满兴趣和热情的设计师参赛。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赛道平台,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对二十四节气文化进行学习和新的诠释,引导青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第八届获奖作品
《四时之蓝--蓝印花布非遗文化好创意产品设计》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更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骨髓的文化符号。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也是人们生活的节拍器。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教导我们顺应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和节日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成为情感交流的载体。节气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亲情友爱,让每一个节气都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
第八届获奖作品《拾卉——二十四节气系列插画设计》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二十四节气文化不仅没有被边缘化,反而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各种媒体平台的广泛宣传,都在不断地提升节气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第八届获奖作品
《时节交筑——基于节气文化在地溯源的新型社交场域》
新时代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好创意设计作品应具备符合现代生活场景、引领时代审美风尚、具备情感互动属性等特点,既要有对二十四节气意象符号的提炼,又要有对其背后文化意义的挖掘。如此,才能创作出能够应用于当下生活,且带来美好文化体验的作品。
第八届获奖作品《魅力节气-四季沐歌》
创作者们的灵感来源于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感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的众多美好习俗,代表着传统的生活风貌,却不一定都适合于现代生活场景。创作者需要做的就是突破表象,挖掘这些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核,并将其引入现代审美架构与生活场景,引发跨越时间、空间的共鸣,传达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创作者需要对视觉元素、审美风格进行归纳与处理,对文化内涵、精神意蕴进行挖掘与探讨,从使用需求、审美需求、精神需求三个维度探寻着二十四节气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从而形成创作的内在逻辑链。
第八届获奖作品《“邮”历四季》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文化精神和智慧创造。推广二十四节气文化,将增强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活场景中得到活化。一种文化只有在演变与发展中才能保持活力,推广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过程,也是使其适应现代生活、迸发新生活力的过程。
第八届获奖作品《你好呀!二十四节气——童趣海报设计》
赛道负责人王旭东说:“希望通过文化好创意设计的方式,挖掘二十四节气生活化的好创意表达,培育新生代原创力量,引导传统文化题材的文创产品设计贴近时代、融入生活,为大家带来启迪。无论是青年学生还是好创意设计师,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二十四节气的好创意呈现中,更多地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现代生活的可能性。”
第八届获奖作品《徽韵·二十四节气》
“触摸时间·魅力节气——二十四节气文化作品设计比赛”已正式开启,欢迎全国的设计专业师生和设计师参与,参赛作品范围涵盖视觉传达、文创产品、数字艺术等多个领域,大赛还增设了短视频类别,可以通过短视频记录、诠释、展示或演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习俗、风物、传说或相关内容。
参赛作品类别
1
视觉传达(平面设计类)
插画、漫画、海报、标识、产品包装、表情包等。
2
文创实物类
工艺品、玩具、文具、饰品、服装、餐食养生、智能设备等有形实物作品,以及建筑艺术、雕刻、装置等空间艺术与设计作品。
3
数字艺术类
数字游戏作品、VR/AR软件等数字作品,以及静态或动态数字好创意影像作品。
4
短视频类
视频主标题为“触摸时间”,副标题自拟。视频内容为记录、诠释、展示或演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习俗、风物、传说或其他相关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表演、短剧、随手拍、微记录等。
期望通过参赛者的好创意设计,让二十四节气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传递,让二十四节气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更多参赛信息,请查看命题策略单!
https://mp.weixin.qq.com/s/TQxYXg1h0f1AyFjqypmW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