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楼宇、广场等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
学校在66年的办学历程中
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2002年
从南海之滨启航
二次创业于松山湖畔
播撒医学火种,坚守生命至上
东莞校区建设发展的22年
不仅见证了松山湖科学城的崛起
也见证了广东医砥砺奋进、无畏向前的历程
为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校园人文内涵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增强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更好地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
结合学校的整体规划
进一步完善东莞校区道路、社区名称
推进校园导视系统建设
面向全校师生医护员工、离退休职工
广大校友和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
在现有基础上
对东莞校区部分路桥、区域开展命名征集
7条道路:■ 北门至西门路段;
■ 北门至学术交流中心路段;
■ 学术交流中心至学校正门(南门)路段;
■ 学校正门(南门)至西门路段;
■ 华佗像至实验楼环湖一侧路段;
■ 门诊部至体育场路段;
■ 学生宿舍15栋——图书馆——体育场路段。
3座桥梁:■
华佗像与学生宿舍1栋之间桥梁;
■
图书馆与教学楼群之间桥梁;
■
教师公寓与实验楼之间桥梁。
5块区域■
学生宿舍15栋背后的广场;
■
教学楼群与垃圾中转站之间的区域;
■
图书馆与留学生宿舍1栋的区域;
■
学术交流中心与图书馆报告厅之间的水域;
■
教学楼群与图书馆、行政广场之间的水域。
基本要求■
命名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格调高雅、健康向上、富有内涵、彰显底蕴,具有丰富释义,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文化和学校文化特质,结合“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适度创新。
■
命名应坚持功能性、人文性、艺术性相统一。立足学校实际,尽可能从校园布局、功能安排等方面考虑,做到自成体系,遵循“整体性原则”,即在命名风格上体现统一性、规范性和适用性,区位感强,易于识别。
■
命名要有文化意义,努力做到校园文化品位与大学育人核心相协调、历史性与时代性相协调,要言简意赅,凝练、简单易读无歧义,琅琅上口、宜记易找,文字上力戒雷同,避免使用生僻字或多音多义字。
■
投稿作品一经采用,版权和使用权归广东医科大学所有。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11月30日
参与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问卷提交即可
评选办法学校将邀请专家组成评审小组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应征作品进行评选
确定入围方案,设立“入围奖”“优秀创意奖”等奖项
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予奖励
“这条道路名字是我起的!”
“这个广场的名字有我的功劳!”
“这个区域名字是我的创意!”
……
你是否想过有一天
校园的标志性名字由你定义
那就快快行动起来吧!!
让我们共同见证
东莞校区的这些区域
因您的创意而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