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征集“恩施市地名故事”

公告!征集“恩施市地名故事”

口号取名征集
0

元奖金

182

人关注

2

人点评

更新时间:2024-11-28 08:04:1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来源:会员/上传
大赛简介
  为充分发挥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落实《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有关要求,深入挖掘恩施市地名的文化内涵,激发广大市民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感,恩施市民政局决定面向社会开展“恩施市地名故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围
  本次征集作品所涉地名仅限于恩施市行政区域内的地名。
  1.村名来历、含义所关联的地名故事。
  2.山、山峰、洞穴、河流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来历,含义所关联的地名故事。
  3.人文古迹名称来历、含义所关联的地名故事。
  4.有助于传承地名文化的历史、人物故事。
  5.地名有关的古代诗、词、楹联以及文献记载等进行解读和讲述,充分反映出地名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二、征集形式
  作品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三种形式。以文字故事为主,积极鼓励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现。
  1.文字作品(文件格式docx,字数500-3000字),体裁不限,每个地名故事需提供3张以上的相关照片或图片。
  2.图片作品(文件格式jpg,大小不低于800万像素)。摄影、书法、绘画等图片作品配以200字左右文字说明,描述作品内容及内涵故事。
  3.视频作品(文件格式mov或mp4,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内容应包含地名或者人与地名之间的故事,也可通过歌曲、方言、三句半等艺术形式展现地名故事,抒发内心感悟。
  三、征集要求
  1.地方性。充分反映恩施市地方要素,体现恩施市特有的文化、历史、地理、社会和其他现实情况,反映区域文化、风俗人情,深刻体现恩施市地名的历史文化底蕴。
  2.准确性。如实反映恩施市地名历史和现实状况,使故事对地名研究、史志研究、地方文化、民俗、旅游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涉及历史沿革信息的,要追根溯源,理清地名的来龙去脉以及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变化情况;涉及历史人物(事件)的,要考证严密,有据可查,真实客观;属于民间传说或者相关地名文化属性信息存疑待考、诸说并存的,应当注明来源和出处。
  3.可读性。文稿以记叙为主,可以为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人文故事等,主旨要鲜明,思想要健康,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髓,并兼具有文学性、故事性和趣味性。
  4.原创性。来稿以原创为主,口述整理的请注明口述者和整理者;改编作品请注明故事出处,做到有据可查,不得捏造和抄袭,文责自负。
  5.图文性。每篇地名故事字数500-3000字以内为宜,投稿篇幅数量不限,每个故事配图片1-2张。
  四、征集时间
  即日起,长期有效。
  五、征集方式
  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23532643@qq.com(邮件标题格式为“作品题目+姓名+联系电话”)
  六、其他注意事项
  1.整理者须在来稿中标明整理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可随附整理者简介等。
  2.作品为原创的,应注明编者姓名;地名文献类的,须注明文献来源出处;故事类的应是当地广为流传的,并注明讲述人和采录人。
  3.符合征集要求的“恩施市地名故事”将择优在“中国硒都网”、“硒都民政”微信公众号上陆续发布,征集作品一经采用,来稿版权归主办单位和作者共同所有,主办单位有权使用作品。
  4.凡涉及剽窃、抄袭等侵权行为的,均由整理者承担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与本次征集单位无关。
  5.凡投稿者视同承认本活动中的规定,解释权归属主办单位。
  敬请广大群众,特别是对地名文化有所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老同志等,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理、撰写地名故事,踊跃投稿。
  恩施市民政局
  2024年11月27日  
  

https://mp.weixin.qq.com/s/wkD2DPME0C_sFCn3tm2rMg




推荐设计大赛信息

暂无点评

查看更多评论
  为充分发挥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落实《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有关要求,深入挖掘恩施市地名的文化内涵,激发广大市民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感,恩施市民政局决定面向社会开展“恩施市地名故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围
  本次征集作品所涉地名仅限于恩施市行政区域内的地名。
  1.村名来历、含义所关联的地名故事。
  2.山、山峰、洞穴、河流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来历,含义所关联的地名故事。
  3.人文古迹名称来历、含义所关联的地名故事。
  4.有助于传承地名文化的历史、人物故事。
  5.地名有关的古代诗、词、楹联以及文献记载等进行解读和讲述,充分反映出地名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二、征集形式
  作品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三种形式。以文字故事为主,积极鼓励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现。
  1.文字作品(文件格式docx,字数500-3000字),体裁不限,每个地名故事需提供3张以上的相关照片或图片。
  2.图片作品(文件格式jpg,大小不低于800万像素)。摄影、书法、绘画等图片作品配以200字左右文字说明,描述作品内容及内涵故事。
  3.视频作品(文件格式mov或mp4,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内容应包含地名或者人与地名之间的故事,也可通过歌曲、方言、三句半等艺术形式展现地名故事,抒发内心感悟。
  三、征集要求
  1.地方性。充分反映恩施市地方要素,体现恩施市特有的文化、历史、地理、社会和其他现实情况,反映区域文化、风俗人情,深刻体现恩施市地名的历史文化底蕴。
  2.准确性。如实反映恩施市地名历史和现实状况,使故事对地名研究、史志研究、地方文化、民俗、旅游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涉及历史沿革信息的,要追根溯源,理清地名的来龙去脉以及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变化情况;涉及历史人物(事件)的,要考证严密,有据可查,真实客观;属于民间传说或者相关地名文化属性信息存疑待考、诸说并存的,应当注明来源和出处。
  3.可读性。文稿以记叙为主,可以为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人文故事等,主旨要鲜明,思想要健康,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髓,并兼具有文学性、故事性和趣味性。
  4.原创性。来稿以原创为主,口述整理的请注明口述者和整理者;改编作品请注明故事出处,做到有据可查,不得捏造和抄袭,文责自负。
  5.图文性。每篇地名故事字数500-3000字以内为宜,投稿篇幅数量不限,每个故事配图片1-2张。
  四、征集时间
  即日起,长期有效。
  五、征集方式
  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23532643@qq.com(邮件标题格式为“作品题目+姓名+联系电话”)
  六、其他注意事项
  1.整理者须在来稿中标明整理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可随附整理者简介等。
  2.作品为原创的,应注明编者姓名;地名文献类的,须注明文献来源出处;故事类的应是当地广为流传的,并注明讲述人和采录人。
  3.符合征集要求的“恩施市地名故事”将择优在“中国硒都网”、“硒都民政”微信公众号上陆续发布,征集作品一经采用,来稿版权归主办单位和作者共同所有,主办单位有权使用作品。
  4.凡涉及剽窃、抄袭等侵权行为的,均由整理者承担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与本次征集单位无关。
  5.凡投稿者视同承认本活动中的规定,解释权归属主办单位。
  敬请广大群众,特别是对地名文化有所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老同志等,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理、撰写地名故事,踊跃投稿。
  恩施市民政局
  2024年11月27日  
  

https://mp.weixin.qq.com/s/wkD2DPME0C_sFCn3tm2rMg




公告!征集“恩施市地名故事”

奖项设置:0

截稿时间:1970-01-01

更新时间:2024-11-28 08:04:1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投稿邮箱:23532643@qq.com

赛事说明: 文章所有内容均来自主办方,如有疑问,请联系主办方咨询相关事宜。

赛事交流:如您有兴趣可以加入第一征集网赛事交流群,可以咨询交流分享,也可发布任务需求,接单做任务,设计兼职,打造一个解决多元需求,互利多方,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征集服务群,入群联系微信:zhengjicom

微信沟通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