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建筑楼宇、道路(广场)名称,提升校园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更好地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现特面向广大师生、校友、离退休教职工以及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南山校区、学府大道校区新一批建筑楼宇、道路(广场)命名征集活动。 一、命名征集范围 (一)南山校区 楼宇:教学楼5栋(现第一、二、三、四、五教学楼)、青年教师公寓、产教融合大楼 (二)学府大道校区 1.楼宇 教学楼4栋(现第一、二、三、四教学楼)、德贷大楼、学习资源中心、宿舍楼6栋(原学生宿舍A、B、C、D、E、G栋) 2.道路 道路①:学校大门至第四教学楼门口道路 道路②:第四教学楼至第三教学楼道路 道路③:学校侧门至校车乘车点道路 道路④:第四教学楼至和园食堂道路 道路⑤:和园食堂至学生宿舍D栋道路 (三)其他小景或区域 南山校区或学府大道校区其他小景(如校友林亭阁)或区域,可凸显我校文化传承性与整合性功能的,均可自选提出命名建议。 二、已命名楼宇、道路名称 (一)南山校区 1.已命名楼宇 国际交流中心、图书馆、北苑(1、2、3、4、5、6)舍、中苑(1、2、3、4、5、6、7、8舍)、南苑(1、2、3舍)、荟园(食堂)、融园(食堂) 2.已命名道路 (1)至善广场(孔子像沿线阶梯至图书馆前广场) (2)荟融路(学校大门至轮滑场道路) (3)正德路(学校大门交通车乘坐点经办公楼到第五教学楼道路) (4)求真路(第四教学楼至南山报告厅步行道路) (5)和美路(南山报告厅侧至第五教学楼道路)(后期延伸到后山环道) (6)融园路(现第一学生宿舍侧路口至融园食堂道路) (二)学府大道校区 已命名楼宇:和园(食堂) 三、征集时间 2025年1月2日—1月31日 四、征集原则 (一)传承性。能够反映学校的历史底蕴、地域特点、办学特色,体现我校“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校训内涵,彰显学校师范特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激励作用。 (二)时代性。反映学校面向未来的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昭示作用,能反映出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追求的理想。 (三)文化性。需充分考虑命名对象的主要功能,注意系统性和整体性,格调高雅、寓意深刻,充分彰显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整体形象。道路、楼宇命名原则上三个字(其中宿舍楼命名2-3字,道路命名如荟融路、正德路;宿舍楼如北苑3舍等),对命名的楼宇或道路需提供20字以上的简要说明(基本理由或内涵阐释)。 (四)功能性。立足学校实际,尽可能从校园布局、功能安排等方面考虑,做到自成体系、风格统一、区位感强,易于识别和传播。命名时应避免重名、谐音、同音、歧义和有时代局限的名称。 (五)独创性。命名的设计要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须昂扬向上,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和名誉权。应征作品如涉及抄袭或其他侵权行为,由应征作品提供者承担一切责任。 五、征集要求 1.本次征集活动可对征名范围内的全部道路、楼宇及景观进行命名,也可选择其中一个或一类进行命名。 2.对命名要有相应的诠释,有出处的要详解释义。 3.若征集稿件出现相近或雷同,以提交的第一时间为准。命名一经采用,其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六、评选方法 1.学校将组织专家及师生代表对征集的命名方案进行初选并初步确定命名方案。 2.初选后的命名方案进行公示,并进一步征求意见。 3.综合各方面意见后的命名建议方案提交学校研究确定。 七、奖励措施 1.通过评审初选的将获得“入围奖”,终审被采用的将获得“最佳创意奖”,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 2.命名一经采用,知识产权、使用权和解释权均归学校所有。 八、投稿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问卷提交即可 你的每一个创意 都可能成为它独一无二的名字 让你的智慧与创意 为二师校园添上点睛之笔 期待你的参与 https://mp.weixin.qq.com/s/sFEkQCQ_BRS5upjC5lAV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