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赛事背景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低碳减排工作,积极倡导绿色设计理念。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设计,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政策,推动城市设计领域低碳减排和绿色设计的创新与实践,白名单大赛网、当代设计师协会、香港高等教育出版社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决定联合举办2025届UAD全国大学生城市设计比赛,面向内地和港澳台赛区,同时征集以“低碳减排,绿色设计”为主旨的设计比赛作品,目的为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的好创意潜能,推动绿色设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白名单大赛网(内地赛区)、当代设计师协会、香港高等教育出版社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港澳台赛区)
(二)承办单位
UAD杯全国大学生城市设计比赛组委会
(三)技术支持
腾讯云、华为云、阿里云、创赛云、创赛云—第二课堂、顺丰速运
(四)受邀院校
南京工业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南昌交通学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惠州工程职业学院、信阳学院、廊坊师范学院、郑州商学院、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欧亚学院、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商丘工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肇庆学院、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山西工学院、南昌理工学院、浙江树人学院艺术学院、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安徽工业大学、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厦门工学院、衡阳师范学院、贺州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合肥经济学院、东莞理工学院、青岛滨海学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科技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中国计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广州工商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天津传媒学院、青岛城市学院、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科技大学、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等。(创赛云平台入驻院校,不分先后)
(五)合作媒体
设计中国、中国设计网、设计青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网、中国教育网、腾讯网、腾讯课堂、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百度新闻、搜狐新闻、中华网、美术报、码头征集网、行先生网、设计赛网、我爱设计赛网、创赛网、氪赛事网。
三、参赛人员
参赛者需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其中团队参赛人数不得超过3人(含3人),并可指定不超过2名(含2名)指导教师进行设计指导。
(一)院校组:
1.本科生研究生组:在校及五年内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以及进修生等。
2.高职高专学生组:在校及五年内毕业的专科生等。
(二)设计师组:
3.高校教师组:高校在职教师及聘任的行业导师、兼职教师等。
4.专业组:设计师及企业。
四、参赛类别
参赛者需要按照各赛道要求,提出具体的创意方案,如空间/城市板块布局、设施配置、基础流线等。效果图的表现手法不限,但需保证视觉效果清晰、美观,能够有效地传达设计意图。详见下文作品规格及提交要求。
(一)命题赛道:
本赛道每组作品参赛免费,每人仅限投递一组作品。
主旨:低碳减排,绿色设计
命题阐述:本次设计比赛聚焦于当代城市建筑景观的多元领域,鼓励参赛选手运用创新思维,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为地球的未来贡献设计力量。
参赛者的设计作品需使用“绿色设计”手段,倡导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人们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降碳、减碳目标。
作品类别:
1.家居空间:围绕家庭生活中的低碳减排设计,如家具、家电、智能家居系统等。
2.酒店空间:各类民宿、快捷酒店、景区酒店、度假酒店等商业酒店。
3.商业空间:各类商业中心、购物中心、大中型商场、商超及连锁店、样板间等。
4.餐饮娱乐休闲空间:各类宴会厅、主旨餐厅、连锁餐饮、咖啡空间、茶空间、电影院、剧院、音乐厅等。
5.公共服务空间:机场、地铁、火车站、汽车站、医院、养老院、医疗机构、医养综合体、学校、教育机构、图书馆、档案馆、规划馆、宗教场所、体育场馆等。
6.展陈空间:博物馆、展览馆、各类陈列室等展陈空间等。
7.交通设计: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设计,如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充电桩等。
8.景观设计:风景区、绿地系统、旅游度假区、公园花园、私宅小区、园区、城市公共空间、生态修复改造等景观设计。
9.照明灯光设计:包含建筑、景观、室内照明灯光设计。
(二)非命题赛道:
不限定主旨的任何设计创作类作品均可,不限投递作品数量。
作品类别:
1.平面视传类:(包含海报、字体、包装、标识、展示、插画、插图、广告等)
2.景观设计类:(包含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滨水景观设计、校园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旅游景区景观设计等)
3.空间设计类:(包含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交通枢纽空间设计、文化活动空间设计、博物馆展示设计等)
4.环境设计类:(包含城市环境设计、乡村环境设计、生态环境设计、历史文化环境设计等)
5.建筑创意类:(包含别墅设计、高层住宅设计、文化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购物中心设计、写字楼设计、工厂设计、仓库设计等)
6.产品设计类:(包含家用电器、消费电子产品、交通工具、家具、家具设计、家居用品、玩具产品以及其他文创产品设计作品等)
7.摄影传媒类:(包含游戏设计、动态海报设计、视频影像、UI界面设计等)
五、赛程安排
作品征集:2024年12月01日-2025年5月20日
命题赛道:2025年4月20日截稿、非命题赛道5月20日截稿
获奖公布:2025年6月20日(命题及非命题赛道)
权益邮寄:2025年7月[具体时间查看官网通知]
六、作品规格及提交要求
(一)规格:本届作品提交采用无纸化形式,请使用作品排版模板(下拉至底部附件处下载)图纸版面横向排版,每项作品最多由3幅展板图组成,超过3幅展板则只取前3幅参赛。
(二)建筑、景观、环境、空间类作品内容要求:每件作品根据自身展示需求,提交1至3张JPG/PNG格式作品排版图片,作品排版图片能充分表达作品创作意图的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透视图、图解以及3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等,比例不限。
(三)平面视传、产品设计等作品内容要求:每件作品根据自身展示需求,提交1至3张JPG/PNG格式作品排版图片(设计图、效果图、实物照片均可),不小于A4幅面,300dpi,RGB模式。不接收影视动画、智能交互作品。
(四)提交:内地赛区作品请登录参赛报名系统:https://www.2class.newunivs.com/#/diy?id=4,港澳台赛区请登录大赛官网:https://www.ued.univs.org,按要求填写作者姓名、电子邮箱、手机号码、指导教师姓名及联系方式(无则不用填写)
(五)作品提交展板:见附件2下载。
七、奖项设置
(一)全场奖项设置:国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国赛三等奖、优秀作品奖。
(二)特等奖项设置:组委会遴选国赛一等奖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国赛特等奖,奖项总数占一等奖比例不超过10%。
(三)其他奖项:优秀组织单位(院校组织参赛超150份作品)、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获奖作品超5份作品)。
(四)优秀志愿者电子证书&纸质证书(详情查看附件志愿活动内容)。
获奖权益内容:
纸质证书、带壳纸质证书、环保希望种子、年鉴刊物:优秀作品可收录至《2025当代艺术设计年鉴》(季刊,以香港高等教育出版社实际出版电子及纸质国际刊物为准)
图片
八、参赛费用
本届大赛参赛费用:
院校统一组织参加及命题赛道:免费;
非命题赛道:学生HK$55/¥50每组作品,教师和设计师HK$110/¥100每组作品。(支付方式:Paypal、微信、支付宝)
九、参赛须知
(一)本届大赛采取一次参赛、三级评选的方式进行,具体如下:个人作品提交:参赛作品经初选后,报初赛评选,获得初赛优秀作品奖以上的作品,由初赛统一报送(各类别不超过32%)参加决赛总评审。
(二)参赛作品任何部分严禁出现参赛学生的院校、系、姓名及其他特殊标记。
(三)作者人数及指导教师人数要求
作者人数:不超过3人/组。指导教师人数:不得超过2人/组。
(四)创作中如使用了素材,务必在报名表中详细注明出处,并取得授权。
(五)坚持原创,杜绝抄袭;如出现抄袭或过度模仿的情况,将取消参赛资格。
十、知识产权及相关声明
(一)所有投稿作品的署名权归投稿者所有。
(二)主办单位对所有来稿并获得等级奖的作品及论文拥有但不限于进行复制用以宣传、信息网络传播、出版、发行、展览、改编等权利。
(三)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通知的各项条款,主办单位保留对本通知各项条款的修订及最终解释权。
十一、联系方式
组委会老师:林老师
港澳台赛区邮箱:hk@hkhep.hk
内地赛区微信:bmddsw
大赛官网:https://www.ued.univs.org/
https://mp.weixin.qq.com/s/q6_WTtaMiy8EwgXwEbIk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