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有偿征集校标、校吉祥物、校歌公告

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有偿征集校标、校吉祥物、校歌公告

平面设计征集
0

元奖金

73

人关注

2

人点评

更新时间:2025-03-26 07:13:5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来源:会员/上传
大赛简介
  百年华章
  同心致远
  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有奖征集
  校徽、校吉祥物、校歌活动
  百年华章,同心致远。2025年,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为弘扬百年办学精神,凝聚师生校友力量,展现学校文化底蕴与时代风采,现面向全体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校徽、校吉祥物、校歌”三项文化标识征集活动。诚邀您以创意为笔,共绘实小百年荣光!
  征集内容及要求
  1.校徽
  主题:传承与创新
  需体现学校120年办学历程(1905-2025)、校训精神(明德为先行止有伦)、兼具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铜陵地域文化特色。
  设计要求:
  (1)简洁庄重,寓意深刻,构图清晰流畅,色彩和谐醒目,易于识别、记忆与传播。
  (2)适用于学校宣传品、纪念品、数字媒体等场景。附创作说明(500字内)
  2.校吉祥物
  主题:活力与亲和
  需体现学校文化特色、儿童教育特质,融入铜陵元素等。
  设计要求:
  (1)男孩和女孩两个形象,形象活泼可爱,富有童趣。暂定命名为“滨滨”和“蕾蕾”。
  (2)提供三视图(正面、侧面、背面)及动态表情设计稿,易于延展制作文创周边。附创作说明(500字内)
  3.校歌
  主题:传承与奋进
  需展现学校历史底蕴、教育理念及师生精神风貌,歌词简洁凝练,旋律优美流畅,易于传唱。
  创作要求:
  (1)歌词押韵,适合少儿传唱,篇幅适中(2-3段为宜)。
  (2)可单独提交歌词或完整词曲作品,附创作说明(200字内)。
  投稿要求
  1.格式规范
  校徽/吉祥物
  电子稿:JPG/PNG(分辨率≥300dpi)+矢量源文件(AI/CDR);或邮寄纸质稿,均需附创作说明(500字内)。
  本校师生可直接递交纸质绘画设计稿和创作说明。
  校歌:
  歌词/曲谱:Word或PDF格式,曲谱需提供简谱或五线谱。
  音频小样(可选):MP3/WAV格式(演唱或乐器演奏)。
  2.投稿方式
  邮箱:sx62222@126.com(标题注明“征集+项目名称+姓名+联系方式”)
  邮寄: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春蕾校区校办公室(邮编244000)
  本校学生作品交美术老师,教师作品交校办公室。
  3.截止时间:2025年4月30日(以邮件发送或邮戳为准)
  评选与奖励
  1.评选流程
  每项征集由学校初选入围作品,经师生校友投票、专家评审后确定最终采用方案。
  2.奖项设置
  校徽/吉祥物:
  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均给予相应的奖励。
  校歌:
  最佳作品奖(1名),优秀歌词/作曲奖(各1名),均给予相应的奖励。
  责权声明
  1.投稿作品须为原创,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涉抄袭或版权纠纷,责任由投稿者承担。
  2.获奖作品著作权、修改权及使用权归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所有。
  3.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启事条款,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投稿要求
  百年薪火相传,今朝共谱新篇!期待您的才华与热爱,为实小120周年镌刻永恒记忆!
  咨询电话:0562-8810087
  微信公众号: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
  附件:
  1.学校历史沿革与学校简介
  2.办学理念、“一训三风”解读
  3.学校宣传视频
  学校历史沿革与学校简介
  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坐落于美丽的天井湖畔,创建于1905年,最早校名为"铜陵县立高等小学堂",校址由城东文庙明伦堂改设。1957年更名"铜陵县实验小学",2016更名为"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是铜陵市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目前学校分两校区办学,现有7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00余人,教师220余人,是铜陵市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先后培养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教坛新星1人,高级教师3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1人,市级骨干教师35人。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配备有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录播室、网络教室、乒乓球室、书法室、美术室、音乐、舞蹈室等专用室30余间,两校区共建有3个塑胶运动场。
  在百年实小的发展历程中,实小人以教书育人为已任,坚持立德树人办学思想,贯彻"明伦教育"办学理念,秉承"明德为先,行止有伦"的明伦校训,发扬"日进日新,至善至美"的实小校风,校园环境精致人文、社团文化精彩纷呈、经典书香溢满校园。
  通过一代代实小人的不断努力,学校取得丰硕的办学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红旗大队、雏鹰大队,全国优秀少先大队,全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全国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示范校,全国少工委授予动感中队称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国家级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中小学校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安徽省信息化试点学校优秀单位,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省"精神文明"、"教书育人"、"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省文明校园,铜陵市第二届“名学校”、铜陵市首届“五育并举”示范校等荣誉。
  近年来,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创新办学理念,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认真落实"双减"“五项管理”等教育文件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学理念、“一训三风”解读
  一、办学理念:明伦教育
  “明伦”二字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明伦历来是中华文化圈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乡学还是国学,共同的目的都是阐明并教导人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标准。明伦堂作为“明人伦”的讲学厅,是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精英们获取知识与智慧的庄严神圣的讲堂。士人们在此十年寒窗之后,都希望通过科举能登上朝堂,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
  义安区实验小学始建于1905年,最早校名“铜陵县立高等小学堂,”校址由城东文庙明伦堂改设。1957年更名“铜陵县实验小学”,一直本着“办学育人”的宗旨,80年代,就提出“五育并进、德育为先”的做人教育构想,摸索出“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路子。百年老校十易校名,把握时代脉搏,几经传承与发展,育人成果丰硕,办学效果显著。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明伦教育”也不断赋予新内涵:明理想信念,立报国之志,强品德修养,行道德规范,求知识真理,培奋斗精神,享健康人生……新教育要有新作为,但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校训:明德为先行止有伦
  在古代,“明德”一词多用于赞颂尧、舜、禹、汤等圣王的功德恩泽。明德为先强调德为本、德为重。突出了德育为首的地位.
  “行止”古意也指行动、品行、言行举止。“伦”之本义为“辈”。引为规范。
  “明德为先,行止有伦”,意寓教师以德立身,学生言行举止文明、规范,全面发展的同时,明德于心,寓教于行,做德才兼备的人。
  三、校风:日进日新至善至美
  《礼记.大学》记载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善美”是教育者追求的最高的境界。在我们义安区实验小学,倡行每个人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遇见一个新的自己,最终能达到一个“至善至美”的境地。
  四、教风:博学善导求真明理
  “博学”,出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既指广泛学习,也指学问渊博。
  “善导”,要求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启发诱导,追求教育教学艺术。
  “求真”,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人真,方能得知己。
  “明理”,既要明做人做事做学问之理,又要探万物之理。[!--empirenews.page--]
  五、学风:励志乐学善思敏行
  励志:“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立好志、立大志、立长志,坚定信念,志存高远,珍惜韶华。
  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学习为乐事,日有长进,学有所成,享受学习的快乐。

https://mp.weixin.qq.com/s/vsLxOBKUI7XuLbupibhYhw




推荐设计大赛信息

暂无点评

查看更多评论
  百年华章
  同心致远
  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有奖征集
  校徽、校吉祥物、校歌活动
  百年华章,同心致远。2025年,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为弘扬百年办学精神,凝聚师生校友力量,展现学校文化底蕴与时代风采,现面向全体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校徽、校吉祥物、校歌”三项文化标识征集活动。诚邀您以创意为笔,共绘实小百年荣光!
  征集内容及要求
  1.校徽
  主题:传承与创新
  需体现学校120年办学历程(1905-2025)、校训精神(明德为先行止有伦)、兼具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铜陵地域文化特色。
  设计要求:
  (1)简洁庄重,寓意深刻,构图清晰流畅,色彩和谐醒目,易于识别、记忆与传播。
  (2)适用于学校宣传品、纪念品、数字媒体等场景。附创作说明(500字内)
  2.校吉祥物
  主题:活力与亲和
  需体现学校文化特色、儿童教育特质,融入铜陵元素等。
  设计要求:
  (1)男孩和女孩两个形象,形象活泼可爱,富有童趣。暂定命名为“滨滨”和“蕾蕾”。
  (2)提供三视图(正面、侧面、背面)及动态表情设计稿,易于延展制作文创周边。附创作说明(500字内)
  3.校歌
  主题:传承与奋进
  需展现学校历史底蕴、教育理念及师生精神风貌,歌词简洁凝练,旋律优美流畅,易于传唱。
  创作要求:
  (1)歌词押韵,适合少儿传唱,篇幅适中(2-3段为宜)。
  (2)可单独提交歌词或完整词曲作品,附创作说明(200字内)。
  投稿要求
  1.格式规范
  校徽/吉祥物
  电子稿:JPG/PNG(分辨率≥300dpi)+矢量源文件(AI/CDR);或邮寄纸质稿,均需附创作说明(500字内)。
  本校师生可直接递交纸质绘画设计稿和创作说明。
  校歌:
  歌词/曲谱:Word或PDF格式,曲谱需提供简谱或五线谱。
  音频小样(可选):MP3/WAV格式(演唱或乐器演奏)。
  2.投稿方式
  邮箱:sx62222@126.com(标题注明“征集+项目名称+姓名+联系方式”)
  邮寄: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春蕾校区校办公室(邮编244000)
  本校学生作品交美术老师,教师作品交校办公室。
  3.截止时间:2025年4月30日(以邮件发送或邮戳为准)
  评选与奖励
  1.评选流程
  每项征集由学校初选入围作品,经师生校友投票、专家评审后确定最终采用方案。
  2.奖项设置
  校徽/吉祥物:
  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均给予相应的奖励。
  校歌:
  最佳作品奖(1名),优秀歌词/作曲奖(各1名),均给予相应的奖励。
  责权声明
  1.投稿作品须为原创,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涉抄袭或版权纠纷,责任由投稿者承担。
  2.获奖作品著作权、修改权及使用权归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所有。
  3.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启事条款,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投稿要求
  百年薪火相传,今朝共谱新篇!期待您的才华与热爱,为实小120周年镌刻永恒记忆!
  咨询电话:0562-8810087
  微信公众号: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
  附件:
  1.学校历史沿革与学校简介
  2.办学理念、“一训三风”解读
  3.学校宣传视频
  学校历史沿革与学校简介
  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坐落于美丽的天井湖畔,创建于1905年,最早校名为"铜陵县立高等小学堂",校址由城东文庙明伦堂改设。1957年更名"铜陵县实验小学",2016更名为"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是铜陵市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目前学校分两校区办学,现有7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00余人,教师220余人,是铜陵市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先后培养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教坛新星1人,高级教师3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1人,市级骨干教师35人。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配备有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录播室、网络教室、乒乓球室、书法室、美术室、音乐、舞蹈室等专用室30余间,两校区共建有3个塑胶运动场。
  在百年实小的发展历程中,实小人以教书育人为已任,坚持立德树人办学思想,贯彻"明伦教育"办学理念,秉承"明德为先,行止有伦"的明伦校训,发扬"日进日新,至善至美"的实小校风,校园环境精致人文、社团文化精彩纷呈、经典书香溢满校园。
  通过一代代实小人的不断努力,学校取得丰硕的办学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红旗大队、雏鹰大队,全国优秀少先大队,全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全国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示范校,全国少工委授予动感中队称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国家级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中小学校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安徽省信息化试点学校优秀单位,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省"精神文明"、"教书育人"、"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省文明校园,铜陵市第二届“名学校”、铜陵市首届“五育并举”示范校等荣誉。
  近年来,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创新办学理念,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认真落实"双减"“五项管理”等教育文件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学理念、“一训三风”解读
  一、办学理念:明伦教育
  “明伦”二字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明伦历来是中华文化圈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乡学还是国学,共同的目的都是阐明并教导人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标准。明伦堂作为“明人伦”的讲学厅,是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精英们获取知识与智慧的庄严神圣的讲堂。士人们在此十年寒窗之后,都希望通过科举能登上朝堂,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
  义安区实验小学始建于1905年,最早校名“铜陵县立高等小学堂,”校址由城东文庙明伦堂改设。1957年更名“铜陵县实验小学”,一直本着“办学育人”的宗旨,80年代,就提出“五育并进、德育为先”的做人教育构想,摸索出“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路子。百年老校十易校名,把握时代脉搏,几经传承与发展,育人成果丰硕,办学效果显著。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明伦教育”也不断赋予新内涵:明理想信念,立报国之志,强品德修养,行道德规范,求知识真理,培奋斗精神,享健康人生……新教育要有新作为,但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校训:明德为先行止有伦
  在古代,“明德”一词多用于赞颂尧、舜、禹、汤等圣王的功德恩泽。明德为先强调德为本、德为重。突出了德育为首的地位.
  “行止”古意也指行动、品行、言行举止。“伦”之本义为“辈”。引为规范。
  “明德为先,行止有伦”,意寓教师以德立身,学生言行举止文明、规范,全面发展的同时,明德于心,寓教于行,做德才兼备的人。
  三、校风:日进日新至善至美
  《礼记.大学》记载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善美”是教育者追求的最高的境界。在我们义安区实验小学,倡行每个人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遇见一个新的自己,最终能达到一个“至善至美”的境地。
  四、教风:博学善导求真明理
  “博学”,出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既指广泛学习,也指学问渊博。
  “善导”,要求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启发诱导,追求教育教学艺术。
  “求真”,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人真,方能得知己。
  “明理”,既要明做人做事做学问之理,又要探万物之理。
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有偿征集校标、校吉祥物、校歌公告

奖项设置:0

截稿时间:2025-04-30

更新时间:2025-03-26 07:13:5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投稿邮箱:sx62222@126.com**

赛事说明: 文章所有内容均来自主办方,如有疑问,请联系主办方咨询相关事宜。

赛事交流:如您有兴趣可以加入第一征集网赛事交流群,可以咨询交流分享,也可发布任务需求,接单做任务,设计兼职,打造一个解决多元需求,互利多方,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征集服务群,入群联系微信:zhengjicom

微信沟通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