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彰显学校育人特色,现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学校校园建筑、校园主干道命名进行有奖征集活动,诚邀大家踊跃参与,发挥创意,为校园建筑和道路赋予独特的文化标识。
办学理念
1.办学宗旨:秉持全面育人宗旨,聚焦学生成长,塑造健全人格,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核心理念:“和新”教育--和融乐学启新致远。
3.理念体系阐释:“和融乐学启新致远”。
以“和”聚力多元共生,立足五校合并历史,承续多元文化交融,城乡教育贯通的传统。
“融”指向德育引领下的全面发展,既传承多源聚合的办学根基,又体现新时代“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核心目标。
“乐学”,以价值引领和兴趣培养为驱动,以激发学习内驱力为核心,在兴趣的土壤中播种求知欲,在自主的探索中培育思辨力,在合作的对话中收获成长感,构建“以学为乐、以乐促学”的生态循环,最终结出智慧与热爱的果实。
“启新”,即融新、创新,彰显新时代、新团队、新目标、新愿景、新未来,呼应“深化教育改革”要求,以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启新赋能,让每个学生在和谐融通的生态中向上生长,逐步形成和而不同、融以致远的办学特色。
4.办学目标: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务实创新,乐学启智,建设新优质初中。
5.育人目标: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和谐,创新致远的三中人。
6.一训三风:
校训: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校风:团结文明强学力行
教风:严谨博学善教爱生
学风:诚实刻苦守纪尊师
7.校徽:三中校徽logo.jpg
一、征集对象
全体在校师生、广大校友
二、征集时间
2025年4月15日至2025年4月27日
三、征集范围
1.建筑命名:教学楼、艺术楼、实验楼、餐厅等主要建筑。
2.道路命名:校门至“我是三中人”道路、停车场东侧至后操场道路、艺术楼至后操场道路、停车场北侧道路至食堂道路。
3.广场、园林命名:雕塑平台东侧树林、雕塑平台西侧树林、国旗平台东侧树林、国旗平台西侧树林、食堂南侧树林、保安室北侧树林、长廊。
4.平台命名:雕塑平台广场、国旗平台广场。
5.吉祥物设计:应征作品须包含吉祥物的名字(中文或英文),大方得体、朗朗上口,具有独特意义且没有歧义。作品可以采用拟人化手法进行创作。可以依托专业特色、校徽、校名进行创作,也可以以动物作为原型进行二次创作。
应征作品应为原创,须未曾公开发表。吉祥物形象要展现蓬勃进取的精神状态,充分考虑青年学生审美标准,便于进行实物生产转化,为吉祥物绘制至少三视图(包括但不限于:正面、侧面、背面)和立体图,并为吉祥物进行服饰以及动作表情设定,一组或多组均可。
6.文化创意产品:作品类型不限,围绕主楼或其他学校元素等进行设计,可以是独特的文创元素,如文创绘画、地图等;也可以是具体的文创产品设计,类型包含但不限于各类文旅产品、生活用品、创意工艺美术品等,但不得使用国旗、国徽、地图、人民币等元素,不得带有宗教色彩。具体延展如下:
办公用品类:书签、笔记本、鼠标垫、文具等等
纪念品类:帆布包、钥匙扣、卡套、胸章、明信片等等。
四、命名要求
1.体现文化与育人:名称应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精神和校园文化特色,蕴含深厚的教育意义与人文气息,展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能对师生起到激励、引导和熏陶作用。学校办学理念附后。
2.简洁易记:语言简洁凝练,字数控制在3-5字,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传播,避免生僻字与复杂表述。
3.富有特色:构思新颖独特,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文化底蕴,避免与其他学校雷同,充分展现本校的独特魅力。
4.配套阐释:提交楼名时需附上200字左右的命名阐释,详细说明名称的寓意、出处及与学校文化的关联,以便评审理解。
5.征集表可以对部分内容命名,也可以对表内所有内容命名。
五、投稿方式
1.线上投稿:
(1)将征集表发送邮件至840351810@qq.com,邮件主题统一命名为“楼名征集(吉祥物或文创产品征集)+姓名+所在年级/部门”,邮件正文依次列出楼名、对应的建筑名称、阐释内容以及个人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吉祥物和文创产品将相关的设计内容发到邮箱。
(2)扫描二维码,填写征集表单内容。图片
2.线下投稿:可将填写完整的《征集表》交至学校办公室。
征集表.docx
六、评选方式
1.初步筛选:由校行政会对所有投稿进行初步审核,剔除不符合要求的作品,筛选出符合基本条件的楼名进入复审环节。
2.组织评审:邀请学校领导、资深教师等组成评审小组,对入围作品进行综合评审,从文化内涵、语言表达、与校园文化契合度等方面进行打分,最终评选出最佳命名。
七、奖励设置
1.最佳命名奖:每个建筑/道路评选出1个最佳命名,获奖者将获得相应的奖品,并颁发荣誉证书。其命名将被正式采用,用于学校对应标识。
2.优秀创意奖:若干名,对在征集活动中表现出色、具有一定创意和参考价值的作品颁发优秀创意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八、注意事项
投稿作品必须为原创,未在其他任何场合公开发表过,如涉及抄袭、侵权等行为,责任由投稿人自行承担。
学校对所有投稿作品享有使用权、修改权和解释权,有权对入选作品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
投稿人应确保联系方式准确无误,以便后续沟通联系。若因联系方式错误或无法联系导致无法领取奖项,视为自动放弃。期待大家的积极参与,让我们共同为校园增添文化魅力。
https://mp.weixin.qq.com/s/huv_v3mfwfsPfJh_Dw61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