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景圣中学校,由永川五间著名乡绅、同盟会会员晏梓芹先生于1942年创立,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学校秉承“养正气,博古今”的校训和“景行维贤,启智明德”的办学理念,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国学经典的继承和发扬。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全国诗词楹联校园”、“生态绿色校园”、“摔跤柔道基地”,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全校师生以“志立三更灯火,情倾万里沙场”的精神,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特色化发展奋斗不息! 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信念、展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即日起面向全国广大诗词楹联爱好者开展主题征文大赛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一、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重庆市诗词学会 重庆市楹联学会 重庆市永川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永川区作家协会 重庆市永川区诗词学会 重庆市永川区楹联学会 承办单位:重庆市永川景圣中学校 永川景圣中学陈启萃暨校友基金会 二、征文内容 (一)立足景圣中学人杰地灵的美丽校园,围绕学校立德树人,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开展特色办学,歌颂校园学风学纪,师生精神面貌,呈现学子们展鸿鹄之志,迎风而上,披荆斩棘,追逐理想的青春风采。 (二)聚焦重庆永川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和伟大实践,反映社会生活、精神文明方面的沧桑巨变,体现人民群众砥砺前行、敢做善成、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讴歌永川这座美丽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展现广大干部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体现抗战主题的诗联。 三、征文要求 (一)征文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弘扬精神品质、展示时代进步、传播社会文明、引领社会风尚的思想内涵。须主题鲜明、健康向上、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语言鲜活、文笔优美,突出思想性和艺术性。 (二)征文体裁限传统诗、词、联、赋,每位作者各体裁仅投稿1件,共限投作品4件,超过4件的作品不参加评奖。诗依平水韵,词依词林正韵,楹联作品须符合《联律通则》要求。古今声皆可,但同一作品中不得混用,今声须标注。用典请注明出处。 (三)征文作品须为原创,未在相关赛事中获优秀奖以上,未在报刊杂志、论坛媒体发表。投稿者应对作品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并保证投送作品不侵犯他人包括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作品不得仿制抄袭,对于抄袭作品取消获奖资格,并自行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四)严禁利用AI写作参赛,组委会有AI作品鉴定模式,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五)主承办单位对获奖作品拥有使用权,即进行刊登、出版、雕刻、书写、悬挂、摄影、展览和宣传等权利,后续使用不再告知作者且不另支付稿酬,作者享有署名权。 (六)作者一经投稿,即视为同意以上各条款,征集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 四、评选办法 此次大赛由重庆市永川区作协、永川区诗词、楹联学会组织专家评选,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评审全过程采用匿名评审,评审结果将于网络公示后正式揭晓。大赛评委和工作人员作品不参与评选。整个评选过程,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五、奖项设置 诗词(含赋)、楹联两个门类分别设一等奖2名,各奖2000元;二等奖4名,各奖1000元;三等奖8名,各奖500元;优秀奖20名,各奖100元。以上获奖者均颁发荣誉证书。 六、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24时止。 七、投稿方式 参赛作品只接受电子投稿,须一次性完成投送,重复投稿无效。投稿请直接粘贴在邮箱文本框内,不接收附件。邮件标题统一为“景圣杯全国诗联征文大赛+作者省份+姓名”,作品后请附上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投稿邮箱:505663636@qq.com 重庆市永川区作家协会 永川区诗词、楹联学会 2025年4月21日 附景圣中学简介 景圣中学简介 重庆市永川景圣中学校地处永川区南部,五间镇新建场上游水库圣水湖畔,座落在永川古八景之一的“圣水双清”风景区和世界上最完整的肉食型恐龙化石——上游“永川龙”化石发掘地,是永川区直属的高级完全中学。1942年,由五间著名乡绅、同盟会会员晏梓芹先生创立,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 学校现有54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3000余人,专任教师224名。学校办学成绩突出,办学特色显著,是全国楹联优秀教育基地、中华诗教先进单位、中国柔道特色学校、重庆市摔跤柔道传统项目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绿色学校。 学校教育立足于课堂,延伸至课外。学校青少年阳光俱乐部有摔跤柔道队、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等训练队,成绩卓著。学生播音主持社团、音乐社团、美术社团、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丰富多彩。以三月“雷锋月”、四月“缅先烈”、五月“成人礼”、六月“毕业典礼”、九月“感恩月”、十月“一会一节”、十二月“放飞梦想”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提供成长舞台。 学校重点打造“全国诗词楹联校园”、“生态绿色校园”、“摔跤柔道基地”,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培养。 学校实施“四三”发展策略。即着力建设“三大校园”:激情校园、文化校园、魅力校园;打造“三张名片”:诗词楹联、摔跤柔道、绿色学校;依托“三大抓手”:课堂效率、活动育人、青蓝工程;落实“三项管理”:责任制管理、差异性管理、网格化管理,实现学校特色化可持续发展。 办学理念:景行维贤,启智明德 办学目标:建山水景中,育人文景圣 育人目标: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校训:养正气,博古今 校风:见贤思齐,博雅自强 教风:弘德育智,修己惠人 学风:励志笃学,上进求真 办学策略:实施“四个三”策略 教师精神:爱国正直,责任友善,正德修身,博学乐教 学生精神:励志笃学,上进求真,明德善思,睿智乐学 办学特色:诗联教育、摔跤柔道、绿色校园https://mp.weixin.qq.com/s/xt_BU8hV-DhwdoECOtUD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