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左旗宣传口号征集

苏尼特左旗宣传口号征集

口号取名征集
3000

元奖金

190

人关注

2

人点评

更新时间:2025-04-27 10:39:2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来源:会员/上传
大赛简介



全面展示苏尼特左旗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和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苏尼特左旗


知名度和影响力,现面向全社会


公开征集苏尼特左旗


宣传口号。


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征集时间


2025年4月25日起至

2025



5



15

日。



投稿要求


1.

主题鲜明:结合北疆文化品牌打造,突出苏尼特左旗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生态优势,体现时代精神。




2.

语言精练:简洁有力、朗朗上口,易于传播和记忆,字数控制在

16

字以内。




3.

创意新颖:具有独创性和感染力,不得与其他地区口号雷同。




4. 

内附说明:需附

200

字以内的创作思路或寓意阐释。




投稿方式


方式一
:将投稿内容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邮箱

sntzqxcb@163.com,

写明作者姓名(单位或个人)、联系电话、投稿口号、阐释说明。



方式二

:扫描下方二维码,依序填写作者姓名(单位或个人)、联系电话、投稿口号、阐释说明。




苏尼特左旗宣传口号征集.0图片_NO.01图奖励设置


获评奖

1

名:奖励

3000

元。




入围奖

3

名:奖励

1000

元。




评选方式


初审:
中共苏尼特左旗委员会宣传部(文体旅游广电局)将对所有投稿作品进行初审,筛选出一批入围作品。




专家评审



邀请各界代表进行评审,综合创意性、传播力、贴合度、寓意度进行评选,选出苏尼特左旗宣传口号和入围奖。




结果公布:
评选结果及入选作品将在

“苏尼特左旗微平台”微信公众号公布。




注意事项


1.


投稿作品须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否则责任自负。




2

.


投稿作品应以中文形式呈现。




3

.


获奖作品著作权归主办方所有,有权修改、使用、发布。




4

.


若投稿内容雷同,先投稿者优先录用。




5

.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共苏尼特左旗委员会宣传部(文体旅游广电局)所有。



联系人:刘庆香


咨询电话:15547916065




背景参考

  
苏尼特左旗概况





苏尼特左旗

(

简称东苏旗

)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西北部,国土面积

3.4

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

3.2

万平方公里。苏尼特羊是全国优良畜种并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识认证,建成全区最大羊驼产业发展基地。



“羊”名天下 —苏尼特羊





苏尼特羊肉鲜嫩多汁、无膻味、色泽鲜美、肉层厚实,而且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瘦肉率高、富有人体所需各种氨基酸和脂肪酸、容易消化等优点,是制作



涮羊肉



的最佳原料,深受国内外广大用户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乌兰伊德(红食)文化之乡





“乌兰伊德”是蒙古族生活中的重要食品,苏尼特部落在悠久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乌兰伊德”文化。苏尼特“乌兰伊德”主要以牛羊肉为主,传统“乌兰伊德”有全羊席、烤全羊、烤羊腿、石头烤肉、涮羊肉、手把肉、油包肝、蚩尤汤、血肠等。



中国蒙古族塔穆嘎(印记)文化之乡





在蒙古语中,印记称作



塔穆嘎



,是苏尼特人民





牧业生产中辨识管理畜群的重要风俗之一。马驼打烙印,牛羊做印记,七大类别的图形以及完备的风俗礼仪,苏尼特遗留的六千余种印记图案,成为


草原


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当今中外草原印记文化的蔚为大观。



中国蒙古族德格苏(绳艺)文化之乡





绳艺在蒙古语中为



德格苏



,是苏尼特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人人习得的重要技能。历经千年,苏尼特人民就地取材,利用小草树皮、牲畜皮毛,创造出各种绳扣系结方法,广泛应用于蒙古包系结、五畜绳扣、物件捆扎等生产生活各个方面。



中国蒙古族沙嘎(踝骨)文化传承基地





沙嘎在汉语中又称



踝骨

”“

嘎拉哈



,曾作为货币、卜具和信物使用,在北方游牧民族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里的沙嘎游艺活动达一百二十多个项目,是


一笔


珍贵的民族无形资产,更是一部无与伦比的游牧文化历史教科书。



毡绣技艺





毡绣作为蒙古族刺绣的一种,是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尼特的毡绣技艺别具一格,得到良好传承与发展,至今保留着毡绣技艺的原始状态





其针法活泼,线条明快,刺绣工艺精细又不失粗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内蒙古蒙古包文化之乡与研究基地





蒙古包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构成,可通风、采光,搭建方便,拆卸移动灵活,适合蒙古族轮牧居住。在苏尼特左旗,有一座面积达

80


0


平方米的匈奴式蒙古包,保持着吉尼斯纪录,代表着当今蒙古包生产的先进水平与发展方向。



内蒙古观赏石宝玉石基地暨肉石之乡



 
苏尼特左旗肉石分布于旗中部的低山丘陵草原地带,形成于距今

2.3

亿年的中生代火山活动期。在火山运动、冰川运动等多种地质作用下,形成了



肉石



独特的肌理和玛瑙特质,形象逼真,令石界称奇,因而有



南有东坡肉,北有东苏肉



的美誉。



推荐设计大赛信息

暂无点评

查看更多评论



全面展示苏尼特左旗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和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苏尼特左旗


知名度和影响力,现面向全社会


公开征集苏尼特左旗


宣传口号。


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征集时间


2025年4月25日起至

2025



5



15

日。



投稿要求


1.

主题鲜明:结合北疆文化品牌打造,突出苏尼特左旗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生态优势,体现时代精神。




2.

语言精练:简洁有力、朗朗上口,易于传播和记忆,字数控制在

16

字以内。




3.

创意新颖:具有独创性和感染力,不得与其他地区口号雷同。




4. 

内附说明:需附

200

字以内的创作思路或寓意阐释。




投稿方式


方式一
:将投稿内容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邮箱

sntzqxcb@163.com,

写明作者姓名(单位或个人)、联系电话、投稿口号、阐释说明。



方式二

:扫描下方二维码,依序填写作者姓名(单位或个人)、联系电话、投稿口号、阐释说明。




苏尼特左旗宣传口号征集奖励设置


获评奖

1

名:奖励

3000

元。




入围奖

3

名:奖励

1000

元。




评选方式


初审:
中共苏尼特左旗委员会宣传部(文体旅游广电局)将对所有投稿作品进行初审,筛选出一批入围作品。




专家评审



邀请各界代表进行评审,综合创意性、传播力、贴合度、寓意度进行评选,选出苏尼特左旗宣传口号和入围奖。




结果公布:
评选结果及入选作品将在

“苏尼特左旗微平台”微信公众号公布。




注意事项


1.


投稿作品须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否则责任自负。




2

.


投稿作品应以中文形式呈现。




3

.


获奖作品著作权归主办方所有,有权修改、使用、发布。




4

.


若投稿内容雷同,先投稿者优先录用。




5

.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共苏尼特左旗委员会宣传部(文体旅游广电局)所有。



联系人:刘庆香


咨询电话:15547916065




背景参考

  
苏尼特左旗概况





苏尼特左旗

(

简称东苏旗

)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西北部,国土面积

3.4

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

3.2

万平方公里。苏尼特羊是全国优良畜种并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识认证,建成全区最大羊驼产业发展基地。



“羊”名天下 —苏尼特羊





苏尼特羊肉鲜嫩多汁、无膻味、色泽鲜美、肉层厚实,而且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瘦肉率高、富有人体所需各种氨基酸和脂肪酸、容易消化等优点,是制作



涮羊肉



的最佳原料,深受国内外广大用户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乌兰伊德(红食)文化之乡





“乌兰伊德”是蒙古族生活中的重要食品,苏尼特部落在悠久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乌兰伊德”文化。苏尼特“乌兰伊德”主要以牛羊肉为主,传统“乌兰伊德”有全羊席、烤全羊、烤羊腿、石头烤肉、涮羊肉、手把肉、油包肝、蚩尤汤、血肠等。



中国蒙古族塔穆嘎(印记)文化之乡





在蒙古语中,印记称作



塔穆嘎



,是苏尼特人民





牧业生产中辨识管理畜群的重要风俗之一。马驼打烙印,牛羊做印记,七大类别的图形以及完备的风俗礼仪,苏尼特遗留的六千余种印记图案,成为


草原


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当今中外草原印记文化的蔚为大观。



中国蒙古族德格苏(绳艺)文化之乡





绳艺在蒙古语中为



德格苏



,是苏尼特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人人习得的重要技能。历经千年,苏尼特人民就地取材,利用小草树皮、牲畜皮毛,创造出各种绳扣系结方法,广泛应用于蒙古包系结、五畜绳扣、物件捆扎等生产生活各个方面。



中国蒙古族沙嘎(踝骨)文化传承基地





沙嘎在汉语中又称



踝骨

”“

嘎拉哈



,曾作为货币、卜具和信物使用,在北方游牧民族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里的沙嘎游艺活动达一百二十多个项目,是


一笔


珍贵的民族无形资产,更是一部无与伦比的游牧文化历史教科书。



毡绣技艺





毡绣作为蒙古族刺绣的一种,是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尼特的毡绣技艺别具一格,得到良好传承与发展,至今保留着毡绣技艺的原始状态





其针法活泼,线条明快,刺绣工艺精细又不失粗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内蒙古蒙古包文化之乡与研究基地





蒙古包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构成,可通风、采光,搭建方便,拆卸移动灵活,适合蒙古族轮牧居住。在苏尼特左旗,有一座面积达

80


0


平方米的匈奴式蒙古包,保持着吉尼斯纪录,代表着当今蒙古包生产的先进水平与发展方向。



内蒙古观赏石宝玉石基地暨肉石之乡



 
苏尼特左旗肉石分布于旗中部的低山丘陵草原地带,形成于距今

2.3

亿年的中生代火山活动期。在火山运动、冰川运动等多种地质作用下,形成了



肉石



独特的肌理和玛瑙特质,形象逼真,令石界称奇,因而有



南有东坡肉,北有东苏肉



的美誉。



苏尼特左旗宣传口号征集

奖项设置:3000

截稿时间:2025-05-15

更新时间:2025-04-27 10:39:2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投稿邮箱:sntzqxcb@163.com

赛事说明: 文章所有内容均来自主办方,如有疑问,请联系主办方咨询相关事宜。

赛事交流:如您有兴趣可以加入第一征集网赛事交流群,可以咨询交流分享,也可发布任务需求,接单做任务,设计兼职,打造一个解决多元需求,互利多方,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征集服务群,入群联系微信:zhengjicom

微信沟通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