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将迎来
80周年华诞
现面向校内外开展一系列活动宣传征集
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院庆logo征集
以创意之笔勾勒法学精神
用视觉语言诠释求是底蕴
我们真挚邀请您
以设计镌刻荣耀
以纸笔书写祝福
让创意与法治精神共生长
征集内容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80周年庆祝活动logo
投稿方式
将电子版设计方案、《光华法学院80周年院庆主题标识、人文记忆征集活动登记表》发送到zjulawalumni 126.com,邮件标题中注明“院庆征集+logo投稿+姓名”。邮件内请提供作者信息,师生校友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在校专业年级、现工作单位和职务、联系电话、邮寄地址等;社会人士作者信息包括:姓名、现工作单位和职务、联系电话、邮寄地址等。
光华法学院80周年院庆主题标识人文记忆征集活动登记表.docx
截止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5月7日18:00前
设计说明
(1)该标识主要使用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80周年庆祝活动新闻宣传报道、主题网站(网页)、文化宣传品、校园环境布置等。
(2)该标识应构思精巧、创意新颖、个性鲜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融合、彰显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历史文化内涵与80周年华诞主题。
(3)表现形式简洁、色彩明快,富有美感和视觉冲击力;部分元素宜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形象识别系统保持一定的内在联系或相关性;整体上易于识别,适于做各种延伸设计,利于进行海内外推广应用。
(4)遵循标志标识艺术创作规律,符合标志标识设计表达规范,方案作品必须为应征者原创。采用电子版提交设计方案,须提供A4规格黑白稿、A4规格彩色稿(注明CMYK色值)、矢量格式(文件小于5M)、JPG格式(分辨率600*600 dpi以上,文件小于3M),并附以设计理念说明或内涵注释(300字以内)。
奖励设置
经学院审核评选,获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和相应奖金
注意事项
投稿人依法享有署名权,并授权学院对作品进行必要的修改、编辑和整理。作品的著作权财产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展览、信息网络传播等权利)归学院所有,学院可将作品用于出版、宣传、展览、网络传播等相关用途,无需另行支付稿酬或通知投稿人。
提交作品即视为同意本声明。
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二)共创院庆素材征集
亲爱的校友,
提到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您会想到什么?
也许是一扇门窗,藏半部法学春秋;
也许是一件旧物,载几程青春法意;
也许是一篇诗文,诉一生求是衷肠;
定格窗棂内外流转的光影,
让建筑的年轮与你的记忆同框,
聚焦之江畔的钟楼晨曦、礼堂暮色,
凡有岁月痕迹处,皆是生命生长的证明。
以笔为舟,溯流法理长河;
以歌为信,遥寄母院深情。
文字可短,情思无界;
曲调无声,心潮澎湃。
1.活动主题:“回忆里的法学院”摄影征集计划
截止时间:2025年8月30日18:00
征集内容:广大校友拍摄的法学院标志性建筑(不仅限于之江校区,各个时期的法学院均可)的照片,并附上拍摄年份与照片拍摄背后故事(300字以内)。
2.活动主题:“我的法学记忆”征集计划
截止时间:2025年8月30日18:00
征集内容:广大校友在浙大法学院求学生活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或一段语音,或承载法学院记忆的旧物(如老照片、泛黄的课堂笔记、奖状、社团徽章等)
3.活动主题:“我与法学院的故事”文艺作品征集计划
截止时间:2025年8月30日18:00
征集内容:广大校友原创的、未发表的诗歌、文章、歌曲等。内容须紧扣主题,客观真实,情感真挚,弘扬正能量。体裁不限(散文、随笔、诗歌、回忆录等均可),题目自拟。散文、随笔类不超过3000字,诗歌不超过50行。
4.活动主题:“浙大法学院,我想对您说”视频征集计划
截止时间:2025年8月30日18:00
征集内容:面向广大校友征集送给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祝福,视频不超过5分钟,以mp4格式、横屏原画质发送,在视频最后有“求是厚德,明法致公,我在xx(地点)祝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再创辉煌!”字段。
投稿方式
实物投稿:
请寄送或现场提交到: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51号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光华法学院主楼114
联系人:俞老师
联系方式:0571-86711456
线上投稿:
将电子版投稿作品、《光华法学院80周年院庆主题标识、人文记忆征集活动登记表》发送到zjulawalumni 126.com。邮件标题中注明“院庆征集+活动主题+姓名”。邮件内请提供作者信息,师生校友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在校专业年级、现工作单位和职务、联系电话、邮寄地址等;社会人士作者信息包括:姓名、现工作单位和职务、联系电话、邮寄地址等。
光华法学院80周年院庆主题标识人文记忆征集活动登记表.docx
注意事项
投稿人提交作品并经审核发布或集结出版后,将获赠80周年院庆纪念品一份。
投稿人依法享有署名权,并授权学院对作品进行必要的修改、编辑和整理。作品的著作权财产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展览、信息网络传播等权利)归学院所有,学院可将作品用于出版、宣传、展览、网络传播等相关用途,无需另行支付稿酬或通知投稿人。
提交作品即视为同意本声明。
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三)广纳吉言,共襄盛举
诚挚邀请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围绕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提出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提交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提交您的宝贵建议
联系方式
俞老师
联系电话:0571-86711456
邮箱:yl0307@zju.edu.cn
时光为卷,你我执笔
无论是镜头里的光影、匣中的旧物,
抑或纸上的诗行,
皆是法学的注脚。
诚邀全球校友,拾记忆碎片,
共筑八秩庆典的时光拼图!
https://mp.weixin.qq.com/s/HU1ssaS_L2954hoVGwJa6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