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

歌曲知识资源
20

个知识

39

人关注

2

人点评

更新时间:2019-02-11 09:49:5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来源:会员/上传
正文内容详情
征集投稿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征集网站,http://www.1zhengji.com/
 
七、主题乐句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音乐不同于美术,美术作品整个的面貌能一下子呈现在我们面前,一首音乐作品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直到最后一个音符结束,我们才能感受到整个音乐作品在表达各方面内容的细节情况。
    但是,在歌曲演唱完第一句(抛开前奏不谈)的时候,我们至少能感受到整首歌曲是什么风格、什么情绪、什么速度等等一些情况。歌曲的第一句好比是“一斑”,通过它我们窥到了整首歌曲这只“全豹”。所以,通常把歌曲的第一句称为“主题乐句”。主题乐句在各方面的特点是接下来其它乐句的写作基础。
    我们写一首歌曲,往往都是从主题乐句开始,在动笔之前,先来回忆、巩固一下旋律中有关节奏和旋法方面的知识:
1、各种节奏型的特点。
歌曲中的节奏型,大致分为两类:均分节奏和特殊节奏。
【均分节奏】在歌曲创作中,最常用的有全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较少使用的三十二分音符。这些基本音符不管单独存在如何或互相组合,形成的节奏型如果能分成前后时值相等的两部分,就称为均分节奏,歌曲中常用的均分节奏有如下这些(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例1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1图 
      均分节奏的总体特点是平稳协调,是运用最多的节奏种类。
【特殊节奏】指不能平均分成两部分的节奏型。特殊节奏打破常规性的律动,能增强旋律的活力。歌曲中常用特殊节奏的有附点、切分音、三连音。
附点:音符后面加个圆点,表示要增加原来时值的一半。常用的有八分附点、四分附点以及它们的转位。由于组合中的两点不均分,节奏感更强烈。
例2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2图
      如果从记谱上看,附点节奏的转位(就是后附点节奏)因为标记了圆点,所以应属于附点节奏,但从律动感觉上看,它们应该属于切分节奏。
切分音:弱位上音的时值长于强位上音的时值。这样的节奏型感觉上是重音位置延后。同附点节奏一样,由于轻重音对比大,增加了力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歌曲常用一拍内的切分音(俗称小切分)和两拍内的切分音(俗称大切分):
例3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3图 
三连音:将一个音符的时值平均分为三等份,歌曲中常见的是把四分音符分成三等份。三连音虽然没有了对称感,但语气上有强调作用,因为三连音中的各个音都是一个力度演唱出来的。如下例的三连音,如果唱成前十六或后十六,语气的凝重感都没有三连音强:
例4《多情的土地》(任志平词 施光南曲)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4图          
    通常情况下,歌曲旋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均分节奏,特殊节奏起辅助作用。不同节奏型的实际作用也受歌曲速度的影响。
2、节奏运动的规律。
随着旋律的流动,节奏也是时长时短地、时强时弱地向前延伸。虽然节奏千变万化,但有一定的运动规律:
【趋整规律】节奏型基本按整拍、整小节进行连接。这是节奏运动的自然趋势,节奏趋整的特点给创作、记谱、演唱带来极大的方便。节奏运动如果不按“趋整”规律运动,就将难以演唱,如下例的旋律,每小节里的时值加起来都刚好是两拍,符合拍号,但节奏不趋整,就唱不准:
例5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5图 
      歌曲的拍子一旦确定,每小节也会自然地趋向规定的拍数,所以绝大多数歌曲往往都是从头至尾一种拍号。这也是由于节奏运动趋整规律产生的现象。
【惯性规律】如果主题乐句的节奏特点一旦形成,就会按惯性发展下去。
例6《找一个理由》)(赵继铨词 黎荣军曲)的A段。首句是强拍起,接下来每个乐句都是强拍起。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6图
例7《遇见》(张帅词 南风曲)中的A段。首句是强拍后半拍起,接下来的各个乐句大多都是这样的起始。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7图
例8《远方的小山村》(银燕词 南风曲)中的A段。首句是弱拍起,接下来各乐句都是弱拍起: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8图 
    节奏惯性规律是节奏运动的基本规律,尤其是段内歌词各句在长度、词格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出来这个规律。如果段内各句歌词在长度、词格差别较大时,就不需要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解决规律】节奏运动过程中,相对较短的节奏总是强烈地要求解决到相对较长的节奏上,以期达到相对的稳定,所以乐句结尾的节奏一般较长。时值越长越稳定,除了动感较强的歌曲外,全曲的结束音一般都是最长的,甚至用自由延长记号来表示。
3、各种旋法的特点。
乐音的连接方法叫旋法。从旋律中相邻的两个音的音程距离来看,有三种旋法形态:
【平进】就是同音反复。因为是同一高度的音连续重复进行,演唱时不可能唱出圆滑的效果,所以平进的特点就是有力度、跳跃、强调。(很好理解,就不举例了)
【级进】相邻两个音是大、小二度关系,就像音阶中相邻两个音那样。歌曲中旋律的级进不像器乐练习曲那样,单纯直上直下的级进是不多见的,往往是波浪式的进行,级进容易唱而且柔和,所以善于表现抒情、温柔、和缓的语气。
例9《离别你的日子》(冷桂萍词 柴欣曲)中开始的旋律片段,相邻的音主要是级进: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9图
    因为民族调式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所以小三度常常被看做是级进的。
【跳进】相邻两个音的音程关系是三度以上,称为跳进。
小跳:三度至五度之间的跳进称小跳。小跳常表现为和弦分解式的进行,在快速的旋律中表现活泼、跳跃的情绪。如:
例10《丰收之歌》(丹麦民歌)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10图   v1
在慢速的旋律中,小跳也可以表现和缓、抒情的语气:
例11《婚誓》(雷振邦曲)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11图 
【大跳】六度以上的进行称为大跳。善于表现宽广、赞颂、壮丽、豪放等起伏较大的情绪。歌曲中常用大、小六度,小七度,纯八度的跳进。
例12《共和国之恋》(刘毅然词 刘为光曲)中的B段旋律,几处大跳的运用,把和祖国生死相依那种浓重情感很好地表达了出来: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12图
例13《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铁源 曲)中的八度和小七度跳进。这是一首徵调式歌曲,在民族调式的歌曲旋律中,小七度跳进运用很常见,能让旋律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13图
    乐句、乐段内相邻两个音超过八度的情况几乎没有,但在乐段之间偶尔会出现。
4、调式稳定。
现代歌曲创作中,一般都是从头到尾一种调式,而主题乐句作为歌曲的首句,明确、稳定调式是尤为重要的问题。从旋律横向上看,调式主音是最稳定的,从旋律纵向上看,主和弦是最稳定的,所以,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看,稳定调式的最好办法就是用主和弦里的某个音作为主题乐句的起音、结束音、中间重要位置上的音。
例14《有一句话有一首歌》(银燕词 柴欣曲)中的首句,这是一首大调式的歌曲,在开始、结束和一些重要位置上都是主和弦中的音,主音出现次数较多,很好地确定并稳定了调式。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14图 
例15《总会有一天》(随梦词 南风曲)的首句,这是一首小调式的歌曲,以主和弦的三音开始,主音结束,中间多数音也是主和弦里的音。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15图 

5、词曲结合。
汉语字音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其音调存在相对上升或下降的现象,这四种读音所表达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汉语歌曲旋律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按字行腔(字指字音,腔指旋律,意思是按照歌词字音来设计旋律走向)。
    词曲结合时,旋律音调如果弄错了字音,就有可能让听众听错了词意,所以把字正才能准确地表达词意,像下面这个例子,如果不看歌词,听的感觉就是“你是等他”或“你是蹬他”,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当字音的走向与旋律的走向成相反状态时,字音必然会唱倒。
例16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16图
    字正腔圆是衡量歌曲旋律是否流畅的一个标准,但如果只强调字正,旋律就会变成“音乐化的说话”,如果不把它当成朗诵,那就毫无歌曲的音乐美学价值;如果只强调腔圆,很可能会把字音唱倒。所以,字正与腔圆有时是对立的,在实际写作中应该全面考虑,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任何一首歌曲都不会把每一个字都唱正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可以用感性的方法完成主题乐句的写作,但写完之后,最好根据前面交流的各种乐句形态来重新分析一下你的乐句,感性加理性才能使旋律在最大程度上趋于完美。
    下面简单分析一下南风老师的作品《冰凌花》(韩传芳词)中的首句:
例17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17图 
1、从结构上看,这是一个由四小节构成方整性的两重复句。
2、全曲速度较快,又因为选择了三拍子,使歌曲定位在了轻快、跳跃的情绪上。(个人认为,童声后面的速度应该再快些)
3、由属音(也是主和弦的五音)开始,属音结束,乐句内部使用主和弦音较多,很好地确定了调式——大调式。乐音连接大多为小跳,有同音连接,充分表现出了轻快、跳跃的情绪。
4、个人认为,第一小节后半部分是5的同音连接并无不妥,但如果是下五度进行到1,不仅能唱正“朵”这个字音,而且由于1和后面的6形成六度大跳,三拍子的摇曳感更强一些。另外,第二小节中的45如果改成46,本身变成大三度,跳跃感更强些,然后6与后面5是级进关系,旋律感更强些。
例18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18图         
5、这个乐句最后结束到低音5,个人认为虽然很抒情,但少了些总体上的那种轻快跳跃情绪,从前半句的旋律来看,大体是围绕中音5来进行的,所以我认为这句的结束音还在中音5上为好,如果决定结束音是中音5,那么它前一小节的旋律似乎有必要也改动一下,怎么改呢?看一下前半句中音5之前的旋律特点,从纵向的和声进行上看,第二小节前后两部分是下属到主的进行,根据这个特点把第二小节的旋律变化一下就可以:
例19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19图 
 
 
    经过这样的改动,从旋律内容上看,后半句更像是前半句的一个“强调说明”。从和声进行上看,后半句是一个临时的转调,是原调下属调的主功能到属功能的进行。
    当然,还有其它地方可再斟酌,比如第一小节前半部分还可以用级进的方式123,这样会容易演唱,但第一个“小”字的字音不准了。
例20
          歌曲写作基础(四)——乐句形态(三)_NO.020图
(柴欣)
http://www.zuoq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4736&extra=page%3D1
 
征集投稿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征集网站,http://www.1zhengji.com/
为您推荐以下设计知识
微信沟通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