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理念 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指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让每一个生命自由绽放为愿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以体育和科技为特色,构建了家校共育的精英教育、经典启蒙的国学教育、弹性学制的双语教育以及终身发展的全人教育。学校以充满爱、尊重和鼓励的环境,培养身心健康、具有自主能力、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北京新学道晋中书院 “新学道杯”全球征联大赛启事 1 大赛宗旨 注:山西寿阳是“中华诗词之乡(全国诗词先进县)”,自古为廉洁勤政之地,明代寿阳知县江橹,百姓称之为“江青天”。清代朝廷重臣祁寯藻,被赐以“忠清亮直”称号。多年来,寿阳一直致力于廉洁教育、廉政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廉洁勤政好同志。 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及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校园风貌,增添校园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树立师生共同的精神支柱,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实现自我价值,激励学生追求卓越、奋发向前;努力通过教育为学生发展、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与世界精彩贡献一份力量,最终实现打造“百年名校”之目标。 2 大赛主题 参赛作品应体现学校文化、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之教育理念,同时表现出对未来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建议参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崇文宣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定乾坤”和“拥抱未来,创造精彩”、“明德至善,励志成才”等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3 主办单位 一、指导: 中国楹联学会网络委员会 中华诗词学会城镇委员会 中国《对联》杂志社 二、主办: 北京新学道晋中书院 三、承办: 晋中市楹联艺术家协会 三、协办: 晋中市书法艺术协会 寿阳县诗词学会 各县楹联办事处 4 奖项设计 一等奖一名,奖励5000元人民币; 二等奖二名,各奖励3000元人民币; 三等奖五名,各奖励1000元人民币; 优秀奖30名,各奖励2025年中国《对联》杂志一份(全年12册)。 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荣誉证书。 5 创作重点 ①学校大门联——单边字数4——16字为宜; ②定向联——“五楼一馆” “日新楼”——“日新”来源于《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也是“新学道”之“新”的由来。日新楼共5层,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各象征一层,五行相生、相互转化,持续地运动变化推动着事物发展。工作在其中的教职工,也将持续地蜕变,以自身成长引领学生的成长。 “博学楼”——“博学”取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实践。同时,“学”也是“新学道”之“学”。博学楼共5层,每一层由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为主题。 “弘道楼”——“弘道”源于《论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道”即弘扬大道、弘扬正道,新学道人还要弘扬“新学道”之“道”。弘道楼5层,每一层的主题分别是:德、智、体、美、劳。新学道坚持五育并举,构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德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智育即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体育即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美育即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劳育即培养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宁静楼”与“致远楼”——“宁静”与“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这两栋楼的文化设置分别是: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在宁静楼中,我们每一间宿舍的窗户上,都贴了一所大学校名和简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孩子们稚嫩的心里种下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在致远楼宿舍的窗户上分别张贴有山西名景、中国名景、世界名景,以及山西名人、中国名人、世界名人。我们希望通过名人故事,鼓励孩子们追求卓越,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同时通过中国名景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世界名景开拓孩子们视野,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知行馆”——为多功能厅,共三层。一层二层为餐厅,三层为多功能厅。多功能厅配备了先进的设备,有精心布置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充分演绎精彩的场所。多功能厅中的音响设备是与国家大剧院的同款,宽敞的大厅既可以作为校园大型活动集会的场所,又可以满足各种体育项目锻炼,孩子们可以在里面训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手球。 6 相关要求 1、海内外楹联、诗词爱好者均可参赛。 1、海内外楹联、诗词爱好者均可参赛。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参赛作品实行糊名评选。由主办方组织专家初评、复评和终评。 3、字数不拘,短联为主,务须符合《联律通则》规定,新旧声不得混用,用典、集句要注明出处,凡获奖作品,由原作品作者撰写200字内注释。 4、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尚未公开发表的原创,严禁抄袭。如涉及著作权纠纷,责任由作者自负。本次大赛不收取参赛费,不退稿。 5、主办方对获奖作品拥有使用权,不再付酬。可以用于展览展示、结集出版等,作品的署名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6、来稿请署真实姓名、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请在投稿邮件标题处注明“新学道杯”全国征联大赛征稿字样,只接收一次性投稿。 7、从征联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4月底前截止。投稿邮箱:xxdb2024@163.com。交流微信群:中华诗联书画名家艺苑、晋中楹联(学习)赛事。 8、联系人 9、所有参赛作者视为同意以上条款,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 “新学道杯”全国征联大赛组委会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廿六日 https://mp.weixin.qq.com/s/cZKhsj-cmi5Ej2Cqg7KL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