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全球征集优秀作品

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全球征集优秀作品

歌曲音乐征集
0

元奖金

82

人关注

2

人点评

更新时间:2025-02-27 08:57:2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来源:会员/上传
大赛简介
  为关于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广东音乐高质量发展,服务文化强市和国际演艺中心建设,于今年8月在广州举办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该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广东音乐曲艺团承办,大赛组委会顾问由原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同志担任,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和评委会,负责大赛的日常工作和作品评审。
  广东音乐是岭南传统文化的瑰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乐”之称,以“轻、柔、华、细、浓”的特点和清新流畅、悠扬动听的岭南风格广为流传,影响遍及大江南北,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成为华人传统文化的象征。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东音乐的传承振兴,按照“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的重点任务,加强广东音乐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品牌化提升和活化利用,集聚各种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广东音乐传承振兴发展。1995年,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同志倡议,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和原广州市文化局拨出专款设立“广东音乐发展基金”,并成功举办了六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历届举办的广东音乐创作大赛参赛面广,影响广泛,每一届均评选出若干水平较高、创作新颖又具有广东音乐艺术风格的获奖作品,推动广东音乐的繁荣发展,发掘和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创作人才,为广东乃至全国的音乐事业注入蓬勃活力。
  广东音乐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了在民众中普及、推动广东音乐的创作和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定于2024年8月-2025年10月在广州举办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
  一
  总则
  1、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广东音乐曲艺团承办。
  2、征稿活动定于2024年8月-2025年6月,2025年6月30日截稿(以邮戳为准)。
  3、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由组委会评委会主持评奖工作,并聘请我国音乐界专家担任评委会成员。
  4、评审分初评、复评、终评三个阶段,初评和复评采取审听录音并审看总谱的方式进行;终评由参加决赛暨颁奖音乐会的评委最后评定。
  二
  征稿要求
  1、本届创作大赛鼓励歌颂祖国和人民,抒发人文情怀,具有浓郁广东音乐韵味的优秀广东音乐新作品,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体现时代风尚。
  2、主题鲜明,体现岭南人文精神、地域特色。倡导既继承传统又能大胆探索、创新的作品。演奏使用的乐器不限,提倡使用中国传统、常规民族乐器。
  3、2014年以来未获省、市级前三等奖奖项的广东音乐新作品均可参评。稿件一般由参赛者本人进行独立创作,对两人以上或集体创作的作品请在投稿时予以说明。
  4、本次大赛特设优秀编配奖,要求为2013年12月30日后未曾公开发表及演出过的作品,以传统广东音乐为基础,运用民族管弦乐、交响管弦乐、管乐队等30人乐队以上的大型乐队编制对传统广东音乐进行重新编配。
  5、作品具有真实性,作者创作权、署名权没有争议。
  6、来稿作品形式不限:独奏、合奏、各类乐器的组合(协奏、重奏、小组奏等)均可;作品时间需在10分钟内。提倡短小精干、雅俗共赏的佳作。
  7、每位作者最多可投稿三首作品。
  三
  报送须知
  报送作品分实物寄送和网络电子邮件提交两种方式:
  1、所有参赛选手登陆指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gdyyqyt1958)下载报名表格及相关资料。填写《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评奖报名表》(一式两份)及《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参赛承诺书》(一式两份),并附作者有效证件(护照、身份证、军官证、学生证)复印件两份。
  2、完整的作品乐谱一式两份(含总谱和分谱),并刻制CD光盘/U盘的音乐小样一份。
  3、通过网络邮件提交作品请使用“Sibelius 7.0(西贝柳斯)”软件制谱,并将总谱和分谱分别制成PDF格式文件,并附音乐小样一同发送至组委会电子邮箱。邮件主题名称格式为:“演奏形式+参赛作品名称+参赛者姓名或团队名称+院校或单位名称”。
  4、要求谱面文字、音符准确、端正、清晰,标明速度、时间长度,谱面不得出现作者姓名。音频资料清晰、稳定。
  5、来稿请寄“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组委会”收。
  地址:广州市西华路120号6楼
  邮编:510170。邮费自付。所有稿件概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联系电话:(0086 20)81836258胡小姐、彭小姐、刘小姐。
  邮箱:18078817410@163.com
  四
  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奖项分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均颁发奖金和获奖证书,奖金须由主办方按照规定代为扣税。
  奖金标准:
  一等奖作品2首:含税各50,000元;
  二等奖作品5首:含税各30,000元;
  三等奖作品8首:含税各20,000元;
  优秀编配奖3首:含税各30,000元;
  优秀作品奖若干:含税各1,000元。
  五
  征集范围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和乡村的居民;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组织;艺术院校师生、专业音乐工作者及广大音乐爱好者均可参加此项活动。
  六
  其他事项
  1、投稿者应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严禁剽窃。凡涉及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的,均由投稿人自行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对于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应征者,一经查实,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其参评资格,如已发放稿酬的将原额追回。
  2、获奖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作品的所有权、修改权、解释权归本次活动主办单位所有。组委会将推荐获奖作品在我市重大文艺活动中使用,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并有权组织录音、出版、举办音乐会及媒体、网络平台播放,对选用的获奖作品不另付酬。
  3、作品一旦参与征集,即表示应征者自愿认同《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征稿启事》约定的所有条款。
  4、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组委会对本届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七
  相关资料
  1、直接点击下方二维码图片,长按识别查看文件并进行下载;
  2、自行保存下方二维码图片到手机相册,打开微信“扫一扫”查看文件并进行下载。  
  

征集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2qjNg6oGbhQtYaO1Q-kTXA




推荐设计大赛信息

暂无点评

查看更多评论
  为关于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广东音乐高质量发展,服务文化强市和国际演艺中心建设,于今年8月在广州举办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该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广东音乐曲艺团承办,大赛组委会顾问由原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同志担任,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和评委会,负责大赛的日常工作和作品评审。
  广东音乐是岭南传统文化的瑰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乐”之称,以“轻、柔、华、细、浓”的特点和清新流畅、悠扬动听的岭南风格广为流传,影响遍及大江南北,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成为华人传统文化的象征。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东音乐的传承振兴,按照“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的重点任务,加强广东音乐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品牌化提升和活化利用,集聚各种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广东音乐传承振兴发展。1995年,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同志倡议,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和原广州市文化局拨出专款设立“广东音乐发展基金”,并成功举办了六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历届举办的广东音乐创作大赛参赛面广,影响广泛,每一届均评选出若干水平较高、创作新颖又具有广东音乐艺术风格的获奖作品,推动广东音乐的繁荣发展,发掘和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创作人才,为广东乃至全国的音乐事业注入蓬勃活力。
  广东音乐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了在民众中普及、推动广东音乐的创作和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定于2024年8月-2025年10月在广州举办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
  一
  总则
  1、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广东音乐曲艺团承办。
  2、征稿活动定于2024年8月-2025年6月,2025年6月30日截稿(以邮戳为准)。
  3、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由组委会评委会主持评奖工作,并聘请我国音乐界专家担任评委会成员。
  4、评审分初评、复评、终评三个阶段,初评和复评采取审听录音并审看总谱的方式进行;终评由参加决赛暨颁奖音乐会的评委最后评定。
  二
  征稿要求
  1、本届创作大赛鼓励歌颂祖国和人民,抒发人文情怀,具有浓郁广东音乐韵味的优秀广东音乐新作品,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体现时代风尚。
  2、主题鲜明,体现岭南人文精神、地域特色。倡导既继承传统又能大胆探索、创新的作品。演奏使用的乐器不限,提倡使用中国传统、常规民族乐器。
  3、2014年以来未获省、市级前三等奖奖项的广东音乐新作品均可参评。稿件一般由参赛者本人进行独立创作,对两人以上或集体创作的作品请在投稿时予以说明。
  4、本次大赛特设优秀编配奖,要求为2013年12月30日后未曾公开发表及演出过的作品,以传统广东音乐为基础,运用民族管弦乐、交响管弦乐、管乐队等30人乐队以上的大型乐队编制对传统广东音乐进行重新编配。
  5、作品具有真实性,作者创作权、署名权没有争议。
  6、来稿作品形式不限:独奏、合奏、各类乐器的组合(协奏、重奏、小组奏等)均可;作品时间需在10分钟内。提倡短小精干、雅俗共赏的佳作。
  7、每位作者最多可投稿三首作品。
  三
  报送须知
  报送作品分实物寄送和网络电子邮件提交两种方式:
  1、所有参赛选手登陆指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gdyyqyt1958)下载报名表格及相关资料。填写《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评奖报名表》(一式两份)及《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参赛承诺书》(一式两份),并附作者有效证件(护照、身份证、军官证、学生证)复印件两份。
  2、完整的作品乐谱一式两份(含总谱和分谱),并刻制CD光盘/U盘的音乐小样一份。
  3、通过网络邮件提交作品请使用“Sibelius 7.0(西贝柳斯)”软件制谱,并将总谱和分谱分别制成PDF格式文件,并附音乐小样一同发送至组委会电子邮箱。邮件主题名称格式为:“演奏形式+参赛作品名称+参赛者姓名或团队名称+院校或单位名称”。
  4、要求谱面文字、音符准确、端正、清晰,标明速度、时间长度,谱面不得出现作者姓名。音频资料清晰、稳定。
  5、来稿请寄“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组委会”收。
  地址:广州市西华路120号6楼
  邮编:510170。邮费自付。所有稿件概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联系电话:(0086 20)81836258胡小姐、彭小姐、刘小姐。
  邮箱:18078817410@163.com
  四
  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奖项分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均颁发奖金和获奖证书,奖金须由主办方按照规定代为扣税。
  奖金标准:
  一等奖作品2首:含税各50,000元;
  二等奖作品5首:含税各30,000元;
  三等奖作品8首:含税各20,000元;
  优秀编配奖3首:含税各30,000元;
  优秀作品奖若干:含税各1,000元。
  五
  征集范围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和乡村的居民;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组织;艺术院校师生、专业音乐工作者及广大音乐爱好者均可参加此项活动。
  六
  其他事项
  1、投稿者应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严禁剽窃。凡涉及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的,均由投稿人自行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对于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应征者,一经查实,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其参评资格,如已发放稿酬的将原额追回。
  2、获奖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作品的所有权、修改权、解释权归本次活动主办单位所有。组委会将推荐获奖作品在我市重大文艺活动中使用,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并有权组织录音、出版、举办音乐会及媒体、网络平台播放,对选用的获奖作品不另付酬。
  3、作品一旦参与征集,即表示应征者自愿认同《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征稿启事》约定的所有条款。
  4、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组委会对本届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七
  相关资料
  1、直接点击下方二维码图片,长按识别查看文件并进行下载;
  2、自行保存下方二维码图片到手机相册,打开微信“扫一扫”查看文件并进行下载。  
  

征集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2qjNg6oGbhQtYaO1Q-kTXA




第七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全球征集优秀作品

奖项设置:0

截稿时间:2025-06-30

更新时间:2025-02-27 08:57:2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投稿邮箱:18078817410@163.com**

赛事说明: 文章所有内容均来自主办方,如有疑问,请联系主办方咨询相关事宜。

赛事交流:如您有兴趣可以加入第一征集网赛事交流群,可以咨询交流分享,也可发布任务需求,接单做任务,设计兼职,打造一个解决多元需求,互利多方,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征集服务群,入群联系微信:zhengjicom

微信沟通 电话咨询